2025-10-16 19:43
近年来,户外徒步正从小众走向大众。但与之相伴的,是驴友被困、人员遇险等令人揪心的消息。如何管理才能更好地回应人们畅游山野的热情?近日,小西山“香八拉”绿道(海淀段)项目正式获批立项,正是北京在这一课题上给出的答案。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的探险爱好者已达3.5亿人。然而,许多风景优美、富有野趣的路线,往往处于未开发或半开发状态,缺乏必要的安全设施和指引,盲目徒步很容易产生安全事故。但封山、禁入往往治标不治本,甚至可能激发部分人的逆反心理。相较之下,疏堵结合更为合适,即通过增加高品质、多样化户外休闲产品供给,来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亲近自然的需求。
再看“香八拉”绿道项目,从香山到八大处的这条路线,因交通便利、风景多样,在徒步圈中享有盛名。此次建设方案明确提出,借鉴香港麦理浩径等先进经验,尽可能保留香八拉线路原有风貌。将一条自发的徒步路线纳入官方规划,通过打造服务设施完善、指引标识清晰、安全保障可靠的步道系统,使其成为市民家门口安全的“诗与远方”。这种做法,既尊重了市民对自然的热爱,又履行了政府提供安全公共产品的责任,为城市的精细化治理提供了一个极具价值的范本。
有人说,现代城市治理是一项以人民为中心的精密、精巧又精细的系统工程,充满温情和温度。从建设自行车专用路,到大规模建设滨水慢行路,再到新添徒步绿道,北京城市慢行系统不断上新。从中不难看出,除了提供道路、水电等基础性公共产品,北京城市治理已愈发关注市民精神文化层面的新需求,努力提供更多元、更高质量的休闲服务。向前一步、主动作为,下好“绣花功夫”,也是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题中之义。
北京坐拥太行、燕山两大山脉,气候四季分明,徒步资源非常丰富。我们有理由相信,政府的“有为”与市民的“有序”相结合,一个更加开放、安全、充满魅力的山野休闲空间必将成为北京的又一魅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