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7 17:56
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国家战略部署,也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相关。如今低碳技术、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广泛进入了社区和乡村。
今年,农业农村部公布了“中国零碳村镇促进项目”首批试点,全国29个村被纳入试点范围。那么,“零碳村”的生活是怎样的?
总台央视记者 闫素:来到任集村,这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光伏无处不在。比如说像我身后的路灯上,还有不少村民家的房顶上,都安装了光伏板。

眼下正是捕鱼收获的季节,一大早村民们就划着船在鱼塘里打捞。在鱼塘里,也能看到大片的光伏板。

这是建立在水面上的漂浮式光伏电站,这片光伏电站一共由20多万片光伏板组成,覆盖了2500多亩的水域,在光伏板下面就养殖着鱼虾。

淮北市濉溪县南坪镇任集村村民 朱礼:光伏板能遮阴,能降低水的温度,没有污染。以前水藻之类的特别多,现在水体也好了,鱼养得也挺肥,长得还比较大。能发电,也能养鱼,一举两得!

淮北市濉溪县南坪镇任集村党总支书记 任华伟:这块水面是因为采煤塌陷形成的,后期闲置了。我们这里日照时间比较长,光热资源非常丰富,装机容量60兆瓦的水面光伏年发电量可满足3万户家庭所需,每年能给村集体增收120余万元,水域养殖的鱼虾每年还为村民带来10多万元分红。

总台央视记者 闫素:在村里我还发现了这样一个积分超市。村民们选购之后可以用手上的积分券进行兑换。

淮北市濉溪县南坪镇任集村村民 刘素平:卫生搞好就能获得积分,来兑换东西,都是家庭需要的,实惠。

不仅是光伏发电,在任集村田间地头也藏着很多低碳“循环密码”。比如用沼液施肥,用小麦和玉米等作物的秸秆进行生物质能发电。

淮北市濉溪县南坪镇党委书记 张伟:村集体年内还要再建50个充电桩,未来还会在现有基础上配套建设储能站,同时把秸秆堆肥、老鹅循环养殖做成示范产业,让零碳效益看得见、摸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