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想替美国“补刀”,必然先捅到自己身上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评论员 关末

2025-10-17 18:10 语音播报

锐评
进入
京报锐评
看更多
+ 订阅

近日,荷兰对安世半导体出手。荷方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限制其经营决策,并实际剥夺中方股东的正常控制权。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坚决反对荷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以行政手段直接插手企业内部事务。

粗暴干预,公然劫掠,明眼人都能看出,荷兰这波操作背后必然有人壮胆、操盘。据荷兰相关法院公开文件显示,荷美双方曾就“穿透规则”进行过沟通协调,美向荷提出更换安世半导体中方首席执行官及调整治理结构等要求,以免受“穿透规则”的制裁。闻泰科技(安世半导体母公司)2024年12月就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上个月美国政府进一步扩大范围,将清单内企业控股50%及以上的子公司也纳入其中。环环相扣,步步紧逼,这显然就是冲着中国来的。

当然,荷兰也没闲着。今年3月,荷兰就牵头组建“欧洲半导体联盟”,称要实现欧洲在关键半导体技术上的战略自主,强化自身在全球半导体版图的地位。此番对安世半导体发难,恰恰发生在布鲁塞尔竞争力理事会之后。当时在会上,荷兰大谈要欧洲自强,到头来却靠强盗行径堵窟窿,再借此给美国递投名状,如此“自强”不丢人吗?

机关算尽注定一场空。首先,中方一贯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针对特定国家企业采取歧视性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等法律构成的反制裁法律体系,更为保护中国企业合法权利提供了有力保障。无耻“海盗”注定掀不起浪来。

更重要的是,荷方应当清楚,美国的“穿透规则”严重冲击国际经贸秩序,严重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随美起舞、充当打手,损害中国投资者的正当权益;背弃契约精神、市场原则,更会破坏所有国际投资者的信任,瓦解自身发展的基石。全球化时代,任何一国的技术进步和市场发展,都离不开国际合作与交流。近日,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就发文称,若安世半导体的芯片供应中断问题无法立即得到解决,欧洲汽车制造业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我们迫切需要所有相关国家迅速提出务实的解决方案”。可见,想替美国“补刀”,必然先捅到自己身上。

众所周知,某些国家就是依赖暴力和殖民掠夺起家的,直到如今,他们仍痴迷于“拳头的力量”、沉溺于“丛林法则”。然而,世界早就换了人间。21世纪了,单边霸凌早就行不通了,某些沉迷于“海盗梦”的人也该醒醒了。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关末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