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院闲谈(三十九)
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周家望

2025-10-19 18:50 语音播报


程公行酒

程祥徽教授,澳门大学语言学家。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北大求学,师从汉语言学泰斗王力先生。程公武汉人,南人北相,有凛凛然夫子正气。晚年寿眉遮目,鹤发童颜,俨然笑佛一尊。余与先生交往二十余载,人品学问受益良多。程教授曾受不公,苦居青海西宁二十年,故遇事待人,胸襟极开阔。国门开放后,程公卜居澳门四十余年,为当地大增文化底色,成澳门语言学界执牛耳者,曾任两届北京市政协特邀委员,荣获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功绩勋章。程公能饮而不见醉,曾自创行酒谣,分为敬酒时、饮酒时、干杯后三阶段:酒端平,两边行(左右揖让,以示敬意);小鸟叫(形容啜酒声),饮下喉;翻杯看,探照灯。形象而有趣,每当此刻,满座笑逐颜开。程公殁于虚龄九十,有诗文集多卷传世。

赠自用书

京城前辈学者文人,垂爱于在下,多有以自用书相赠者,令余倍感珍惜。老作家萧军之女萧耘,将毛边本自用书《写给父亲爱的记忆——萧军最后的岁月》见赠,扉页有铅笔写“萧耘自用”字样,书后有铅笔写“仅存毛边本样书概不外借。请见恕”。中国书法家协会原主席沈鹏先生,将自用书《三余吟草》见赠,书之天头留有沈老批注笔迹“周肇祥,号退翁,著有退翁墨录。主长中国画学研究会十余年”“鲁迅就读三味书屋,原名三余书屋”云云。吾师建功先生,数十年间,赐余书籍最多,仅自用书即多达五十七箱,凡两千六百九十三册。师早期用书,皆以书皮封包,并小楷题签,颇精细,故四五十年后,品相完好无损。小子何德何能,承此殊恩,无以为报!

赵书送客

赵书先生,当代北京史地民俗大家,曾任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著述颇丰。三十年前,赵书先生时任北京市民委副主任兼北京市宗教局副局长。先生应北京文联之约,至六部口文联机关做“八卦与民俗”专题讲座。先生面如冠玉,谦和有礼,京腔京韵,妙语连珠,听者众,极精彩。下课后,天将暮,余趋前问学,先生问余住处。余答安定门。先生自谓住雍和宫左近,既同路,便邀余搭其专车同行,并无半点官气。故见先生第一面,其儒雅印象深刻。

此后逐渐熟络,彼时余供职于《北京纪事》杂志,遂借取稿件、送赠刊、送稿费诸事,时常往赵府请益。赵书先生住二楼,后因年事已高,上下楼腿脚不便。余每次告辞,先生必送至门口。余方至楼下出单元门,先生已打开楼窗,探出半个身子,再次招手致意慢走恕不远送。后与友人谈及,友人皆道,自赵府作别,亦有此等待遇。是乃赵书先生知行合一之垂范,无论尊卑长幼,俱以礼待客,有古君子之风。赵书先生已故去数载,至今思之,先生音容犹在眼前。

杂院闲谈

编辑:姜宝君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