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0 12:25
10月19日,被乐迷昵称为“普神”的钢琴大师米哈伊尔·普莱特涅夫登台中山公园音乐堂,亮相第28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指挥基里尔·卡拉比茨执棒拉赫玛尼诺夫国际交响乐团,配合普莱特涅的琴音,3部曲目跨越普莱特涅夫的个人记忆、浪漫幻想以及青年拉赫玛尼诺夫的民族热情,交织出多层次、极具张力的声响世界。
1978年,年仅21岁的普莱特涅夫荣获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冠军,迅速在国际乐坛崭露头角。他兼具钢琴家、指挥家和作曲家天赋,炫目的技巧力量、深刻的情感表达深深折服了世界各地的观众。音乐会开篇,普莱特涅夫2024年创作的《音乐记忆14首》首次在北京奏响。这部作品由14段短小精炼的乐章组成,如14帧静止的画面串联起作曲家生命不同阶段的声音:童年的细语、青年的悸动、旅途中偶然的片段与气息……普莱特涅夫以简洁的音乐语言描绘这些私人记忆,旋律内敛,情感深邃。
随后,双钢琴协奏曲《瑞士幻想曲》展开一幅明丽多彩的音乐画卷。与《音乐记忆14首》呈现的回忆不同,这部写于2006年创作的作品更像普莱特涅夫与未来的对话。普莱特涅夫、安天旭的双钢琴与乐队的互动尤其精彩,钢琴声线在丰富的音响层次中起伏错落,牵引着4个乐章在浪漫的旋律、轻快的爵士感与质朴的民间舞曲之间自由切换。
拉赫玛尼诺夫早期交响诗《波西米亚随想曲》最后上演。这部写于1892至1894年间的作品延续了作曲家在首部歌剧《阿莱科》中探索的吉卜赛主题,以热烈的舞蹈动机、华丽的配器与饱含激情的旋律著称,为整场音乐会画上句点。这一次,普莱特涅夫不仅展示了他作为作曲家与钢琴家的双重才华,也为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大师名单再添一笔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