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名年轻人被困野山,11名蓝天队员寒夜营救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张宇

2025-10-20 18:53 语音播报

城事

北京近来气温偏低,郊区山中的最低温更是接近冰点。1018日晚,在房山的一处野山上,一男四女5名年轻人迷路被困。当时山中温度只有5摄氏度,如果不尽快脱险,几人恐有失温风险。房山蓝天救援队接到求助后,11名队员连夜出动营救,并于19日凌晨将5人安全护送下山。

1018日晚,5名年轻人在野山中迷路被困。

181740分,房山蓝天救援队接到一通求救电话,对方是5名年轻人,一男四女,当天相约爬山,但眼看天色渐暗,他们却因对道路不熟,无法及时下山,“我们脚下的路都被杂草覆盖,道路湿滑,周边都是悬崖,不敢再走。”

房山蓝天救援队立即启动救援程序。1840分,根据被困者微信发来的定位坐标,第一组4名队员先行到达事发山下。“此时山脚的温度已经冻得人瑟瑟发抖,山中的情况更是难以想象,我们不敢耽搁时间,继续开车向山上驶去。”一名参与救援的队员说。

然而,大约30分钟后,行进中的第一组队员发现,周边山区环境与被困者发送的定位差异较大。此时山上下起小雨,为确保自身安全,第一组队员决定原地等待第二组的7名队员,会合后再统一行动。

2040分,第一、第二组队员共11名队员会合后向山中深处进发。此时雨势渐大,路面湿滑难行,一些路段雨水汇成小溪,泥泞不堪,山中的温度也降至5摄氏度,搜救队伍前行速度被迫放缓。途中,队员不断与被困者确认方位,但前进约一小时后,发现其实际被困位置与手机定位偏差较大。

就在大家陷入困境之际,两名队员主动请缨,根据自身经验探路寻人,其他队员暂时回撤。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小时的摸索后,远处微弱的手机灯光映入两名队员的眼帘——正是被困者发出的灯光求救信号。15分钟后,两名队员与被困者会合。经确认,被困者共5人,其中有两人体力严重透支,已无法自行走路。

由于山路陡峭湿滑,仅靠两名队员带领5名被困者回撤十分困难,因此,正在下撤的队员立刻调转回头,前去接应。下山途中,队员们采取两人负责一名被困者的方案,相互搀扶、交替护送,一步步将被困者向山下安全转移。

19031分,所有人员安全下山,这场深夜山野救援画上了句号。


编辑:王雯淼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