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2 13:31
最近,深圳的一名小哥火了。据报道,两年来,他带着一把卷尺穿梭在深圳的大街小巷,专门给公共设施“找茬”,被网友称为“卷尺哥”。更让大伙儿点赞的是,“卷尺哥”找的“茬”件件有落实,每个问题几乎都被有关部门“秒整改”。各地网友羡慕这种良性互动,建议“卷尺哥”全国巡检。
在“卷尺哥”的视频中,不少城市细微末梢的“小毛病”,都未能逃脱他的火眼金睛。比如每有汽车驶过,道路中央松动的井盖就发出刺耳的声音;本应嵌在道路里的光缆标牌,有一端高高翘起;人行天桥上的坡道过窄过陡,婴儿车上不去、下雨天不安全……这些大伙儿遇到后吐个槽就不再理会的“小事”,“卷尺哥”都郑重对待,并在视频中一一“放大”。在回复网友时,“卷尺哥”解释:“我不是在投诉人家,而是在发现问题。”这种超越吐槽的建设性反馈、超越投诉的善意提醒,折射“卷尺哥”身上难能可贵的主人翁意识,对城市发展而言弥足珍贵。
据报道,截至目前,“卷尺哥”已发布千余条“找茬”视频,他反馈的市政问题,平均在3天内就能得到有效处理,有的甚至当天就能解决。在深圳,这种速度不是例外。有网友亲身印证,再小的问题,只要一反馈,立马有回应。无论是谁、无论有无网友围观,只视问题为线索;倾听民意、闻过则改,只以行动赢信任。务实的工作作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决心,能够激活更多市民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多市民提建议、出点子,也能倒逼职能部门提升服务效能,助力城市建设得更加完善。“双向奔赴”,是城市共建共治共享的题中应有之义。
不只“卷尺哥”,每名市民手里都有把尺、心里都有杆秤;不只深圳,很多城市都在“卷”服务、赢民心。比如有乘客反馈,成都部分地铁步梯和扶梯之间的玻璃是透明的,乘客容易走光,成都地铁即刻对透明玻璃进行磨砂处理;有游客反映辽宁省博物馆休息座位不够,当地管理部门立马增加座位。借市民的眼睛发现堵点痛点、下绣花功夫解决“磕绊”,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贴心与智慧,让更多人拥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看似微不足道的城市细节,往往是影响市民幸福感的关键。知屋漏者在宇下,“卷尺哥们”的较真与执着甚是珍贵,城市管理者唯有用“卷”服务、“卷”改进回馈,才不算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