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2 19:10
为解决企业面临的政策支持“找不到、看不懂、用不上”难题,昌平区推出全国首款人工智能“政策计算器”——“昌慧达”,利用人工智能赋能政策服务,强化数据归集共享、模型算法和大数据分析支撑,为符合条件的企业精准匹配政策条款,实现智能交互问答、扶持资金估算等功能,有效破解企业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打造“北京服务”的“昌平样板”。
构建智能交互问答
实现政策精准推送
为实现政策的精准匹配,昌平区围绕医药健康、先进能源、先进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及未来产业,不断梳理更新区级惠企政策,结合京策平台的市级产业政策,运用国内尖端的人工智能算法模型——蚂蚁百灵大模型,引入DeepSeek语言推理逻辑及COT思维链技术模拟人脑的对话推理,实现“昌慧达”智能交互功能。
借助多轮对话机制,蚂蚁百灵大模型可充分理解企业提问,精准解析政策需求,快速关联匹配千余项市区级政策条款。例如,企业咨询研发投入补贴问题时,“昌慧达”可精准匹配市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区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政策等条款,让企业一次提问即可获取全方位的政策支持条款,有效解决企业“通过传统政策查询找不到政策”的问题。
首创“政策计算器”
资金红利可视化
针对企业对政策“看不懂、用不上”的痛点,“昌慧达”能够在精准推荐多项政策条款后,进行总结摘要,将复杂难懂的政策条款,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企业用户。
此外,“昌慧达”在全市率先开发“政策计算模块”,推出全国首创的政策支持资金估算功能,以技术创新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企业在问答过程中输入行业类型、企业称号、投资额度等基础数据,“昌慧达”可根据《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北京市促进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昌平区支持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市区级产业政策,匹配企业适用条款,自动生成房租补贴、税收减免、设备购置补助等资金估算情况,让政策红利从文字条款转化为“可视化数字”,帮助企业轻松看懂并高效用好政策。
为将政策服务“最后一公里”缩短至企业手边“最后一厘米”,切实解决企业在获取政策服务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昌慧达”人工智能“政策计算器”创新设计企业诉求采集功能,企业可在“昌慧达”人工智能“政策计算器”内反馈昌平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不足和建议,确保获悉企业每一个需求、回应企业每一项诉求,努力营造亲商、近商、重商、宜商的良好环境。
延展政策服务网
提升企业满意度
作为昌平区人工智能赋能政策服务的创新实践,“昌慧达”人工智能“政策计算器”通过智能问答实现市区政策精准匹配,同步搭载全国首创的“政策计算器”功能,可直接估算政策资金支持额度,有效破解企业对政策“不易找、不易懂、不易算”的难题。
“昌慧达”凭借智能交互问答、“政策计算器”等独特功能,以京策平台发布政策为核心,向政策推广与应用方向不断延展,与传统政策发布平台在服务模式上相互补充,一键链接京策平台申报政策支持,让企业从多渠道、多维度获取服务,全方位满足企业的政策需求,进一步构建区域政策服务网络。企业无需在繁杂的政策文件中花费大量时间搜寻,只需描述企业发展需求就能快速得到精准的政策匹配,让政策响应成本缩短至秒,极大节省企业获取有效政策信息的时间,让企业能更高效地运用政策资源。
“昌慧达”在全国首创的“政策计算器”功能,将抽象的条款转化为具体数字,让企业清晰知晓可获得的资金支持,真正做到了政策红利“直达快享”。自2025年3月上线至2025年8月,“昌慧达”已累计服务企业超3万家次,实现问答互动12万余次,大幅提升了企业对政策服务的满意度。
起而行之,奋楫而上。未来,昌平区将持续深化“昌慧达”功能升级,构建“智能高效、直达快享”的政策服务生态,为企业发展、区域营商环境优化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