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3 13:05
回望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党带领人民艰苦奋斗,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与持续时间最长的发展奇迹。1952—2024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率达到了7.9%,并实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全方位进步。短短几十年时间,中国从一个极度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人均收入超过1.3万美元、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30%、综合国力居世界前列的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发展奇迹。
“十四五”时期,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6轴7廊8通道”加速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更加系统完备。2025年9月28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建成通车。大桥全长2890米,主跨径1420米,是目前世界山区峡谷第一大跨度钢桁梁悬索桥;其桥面距水面垂直高度625米,是新的世界第一高桥。图为9月26日拍摄的贵州花江峡谷大桥。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摄
中国能够创造这样的发展奇迹,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我国形成了五年规划的显著制度优势。从1953年开始至今,我国已经连续编制实施了14个五年规划(计划),2026年将开始实施“十五五”规划。五年规划虽然并非中国首创,但是能够长期坚持下来并取得重大成就,则是举世罕见的。在二战后的“计划化浪潮”中,发展中国家普遍将五年计划作为推进工业化的手段,最多时有近1/3国家实行五年计划,但这些国家大多又由于种种原因放弃了五年计划。与此不同,我国依靠党的坚强领导一以贯之地创新和发展五年规划,并有效推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变,使五年规划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组成要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五年规划作为擘画国家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性、阶段性部署,在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功能。在全球范围内,中国五年规划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成功发展规划,成为世界各国借鉴中国经验的重要方面,赢得了广泛的国际赞誉。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能够把握历史主动,有目标、有规划、有部署的自觉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百年大战略,是通过一个接着一个五年规划,分步骤实施,接续奋斗实现的。从“一五”到“五五”,我国建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国民经济体系。从“六五”到“十三五”,我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顺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分两步走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部署,第一步用3个五年规划,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此基础上,第二步再用3个五年规划,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谱写了以五年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五年规划已然成为我国引领发展方向、推动发展实践、调控发展模式的战略性手段。理论指引规划,规划引导实践,五年规划是对未来五年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和科学实践的超大系统社会工程。通过编制和实施五年规划,能够有效引导发展实践,优化发展环境,消除发展瓶颈,推动发展动力转换,促进发展方式转型和发展质量提升,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实现发展目标,持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