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乐见“防疲劳”机制上线,呵护骑手还需更多努力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陈雨隆

2025-10-23 15:43 语音播报

锐评
进入
京报锐评
看更多
+ 订阅

连续多天跑单时间达“极值”,将对骑手进行“强提醒”;试点线上管理约束极端过劳跑单……据报道,有外卖平台近期通过多种方式,对“防疲劳”机制进行了升级。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外卖送餐“争分夺秒”,本就压力大、强度高,超长时间、疲劳状态下的工作更难以为继。骑手不规律饮食导致身体不适、疲劳驾驶造成交通事故、负面情绪累积诱发心理问题等现象频频敲响警钟。平台上线并不断优化“防疲劳”机制,是对骑手身心健康和安全的保护,和之前推出的“等灯奖”、安全分、超时免罚等措施一样,体现了算法温度和人文关怀。

当然,针对现有“防疲劳”机制,也不乏讨论。有观点认为“防疲劳”能否让骑手真休息要打个问号,因为骑手可以通过注册多个账号、切换不同平台接单绕过平台的工作时长限制。也有观点认为,“防疲劳”可能导致骑手收入降低。外卖配送按单计价,工时越长、接单越多,收入就更多。骑手选择“极限操作”高负荷工作并非不知疲倦,而是希望努力跑单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种种声音有着一定的现实针对性,这也启示我们,骑手“防疲劳”机制上线,只是一个开始。如何优化算法,更好平衡收入与权益,还需要继续用心探索。比如,将订单价格与配送难度挂钩,提升订单“性价比”,让骑手不必一味“卷时长”“卷单量”;再如,设立骑手驿站,让骑手们随时能歇歇脚、加加油。

说到底,骑手不应是算法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参与协商者”,“防疲劳”机制的健全完善不能忽视骑手的声音。今年,全国总工会等部门继续开展集体协商“集中要约行动”,推动平台算法和劳动规则协商,主要外卖平台也在指导下开展了多场协商恳谈会。多听听骑手的真实想法,弄清他们最迫切的需求在哪,算法优化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算法向善南宁宣言》正式发布,开篇就写道:“坚持算法向善,坚持主流价值,坚持社会责任”。算法背后是人,真正以人为本,善意才能更好落地。


编辑:晁星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