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的足音|“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未来”系列谈④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评论员 京平

2025-10-26 07:18 语音播报

锐评
进入
京报锐评
看更多
+ 订阅

盛会落幕,新程将启。中国的“十五五”蓝图也引发海内外舆论场高度关注。梦想,将如何照进现实?

客观说,未来五年中国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多重风险交织叠加,部分先发国家固执狭隘、焦虑异常,为阻断中国发展屡屡挥舞“大棒”。再看国内,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新旧动能加快转换,调整阵痛持续释放,高质量发展还需破解不少深层症结。

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我们该以怎样的姿态走好现代化的关键一程?

“什么时候没有困难?一个一个过,年年过、年年好,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都是这样。”诚如斯言,从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到筚路蓝缕的建设岁月,再到波澜壮阔的改革时代,我们一直都在爬坡过坎。中国人没有被困难吓退,没有因迷茫徘徊,而是凭着一股子实干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事实证明,历史不会辜负奋斗者,实现梦想的最好方式,就是锚定目标、苦干实干。

这些年,中国发展得越好、存在感越强,某些势力就越歇斯底里、围堵打压。这种反应,恰恰说明我们脚下的路走对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体量巨大、向上发展的国家来说,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归根结底属于外因,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因才是关键中的关键。不为一时一事所惑,不为噪音杂音所扰,按照自己的节奏,办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他强任他强,他横任他横,我自泰然处之,步步为营,这种定力本身,才是中国作为文明大国的处变之道。

发展是硬道理,实力是真底气。我国研发人员总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很多发达国家水平;我国产业体系完整、配套能力强,消费和投资潜力巨大,供给和需求两侧能够支撑国内大循环……这些优势条件,也时刻提醒全社会坚定信心——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制度、市场、产业、人才等各项优势还将更加彰显。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积极识变应变求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以历史主动精神克难关、战风险、迎挑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我们完全有能力战胜前进中的各种困难挑战。

崇尚实干,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特征,是中国一路走来的兴邦之道,也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精神气质。当别人在贪图享乐的时候,中国人在埋头苦干,当别人在吵架扯皮、延宕虚耗的时候,中国人还在埋头苦干。新的奋斗时序即将开启,最重要的仍是“实干”二字。

“中国人民已经具有战胜困难的极其丰富的经验。如果我们的先人和我们自己能够渡过长期的极端艰难的岁月,战胜了强大的内外反动派,为什么不能在胜利以后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呢?”毛泽东同志的一席话,如今听来依旧振奋人心。路子对了,就要坚持下去。我们有理由相信,以长期主义著称的国度,以勤劳勇敢著称的民族,必将书写更加动人的发展篇章。

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未来

编辑:胡宇齐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