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医说医|既近视又老花,太尴尬?协和医生送你一份“视力解救指南”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贾晓宏 李俊萱 实习生 龙佩 美编 康剑

2025-10-28 07:54

都视频
进入
有医说医
看更多
+ 订阅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王尔茜医生日前就普遍关注的“老花眼”问题作出科普。她指出,老花眼是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弹性下降而必然出现的生理现象,所有人均无法避免。

王医生解释,老花眼本质是眼睛“变焦”能力下降。她将眼睛比作相机,晶状体如同镜头。年轻时晶状体弹性佳,可自由调焦;年长后弹性减弱,看近物时难以变凸,导致视物模糊,需借助老花镜(凸透镜)辅助聚焦。

针对“近视可抵消老花”的流行说法,王尔茜明确澄清此为误区。她指出,部分近视的老年人在看近物时摘掉近视镜,相当于获得了老花镜的效果,这并非没有老花,而是两种度数在特定情况下产生中和的“假象”。她强调,近视者同样会经历老花过程。

此外,王医生驳斥了“戴老花镜会越戴越花”的观点。她表示,老花程度加深是自身晶状体老化的自然结果,与佩戴眼镜无关,不及时矫正反而可能引发视疲劳。

最后,王尔茜提醒,若近视者出现远近都看不清、度数加深过快等异常情况,应警惕白内障的可能性,需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策划/撰稿/资源提供:贾晓宏、李俊萱

摄制:李俊萱

美编:康剑

统筹:李俊萱

京报融媒工作室

编辑:李俊萱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