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31 08:00
47岁的陈艳玲是通州区面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负责人,从事面塑教学及相关推广活动已经整整十年了。
2023年,她和她的老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面塑大师徐世英共同制作完成的原创大型面塑作品——《大运河通运桥》成功亮相。整个作品面积达16.32平方米,涉及人物超300个。运河上来来往往的各种船只,通运桥上川流不息的一众马车,岸上忙碌异常的纤夫船工,城门前收税的官员民兵,岸上驻足的朝廷官员及家眷,就连通运桥上的石狮子、分水石、镇水兽、栏板内外的浮雕宝瓶等也都活灵活现……小面塑展示大历史,细节感拉满。
传统面塑面团主要由面粉、糯米粉和水构成,易干裂、发霉。陈艳玲经过多年摸索,还对面塑用料配方进行了改进,使塑造出来的作品质感更强,且能够使作品不霉、不裂、不变形、不褪色,适合不同湿度环境下长时间保持。特别是运用了将两种或多种深浅不同彩面柔和出自然地渐变色的套色技术,无论是人物服饰还是花卉制作出的效果更加自然逼真。陈艳玲说,她享受指尖创作的感觉和教学的快乐,未来希望更多人能参与进来,将面塑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