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3 10:51
在东城,城市更新项目既留存了城市记忆,又为老城注入可持续的创新活力,成为北京城市更新的生动实践。兼具“穿越感”与“烟火气”的胡同是什么样?今天小东带你走进西总布街区,欣赏CBD高楼与胡同灰瓦同框的独特景致。

午后,阳光斜照进西总布胡同,抬头是国贸、CBD的现代高楼群,低头是胡同里飘出的咖啡香气,这份“一步跨古今”的独特景致,正是西总布城市更新项目交出的民生答卷。自2024年7月以来,以时空集美术馆为起点,西总布街区院落陆续改造出炉,有些走商业和品牌展示空间的路线,有些做文化活动,成为申请式退租与恢复性修建项目的首批成果。目前还有20多个整院正在修缮中,预计明年将陆续亮相。


从元代始建的“总铺胡同”到如今的“古今共生样本”,这座承载800年历史的街区,以“针灸式”更新唤醒老院落活力,让历史遗存与当代生活撞出温柔火花。
元代这里初成街巷,明代因总铺衙署得名“总铺胡同”,清乾隆时改称“总部胡同”,清末宣统年间以朝阳门南小街为界,分称东西总布胡同。时光在这里留下深深印记:董希文创作《开国大典》的画室、费正清治学府邸、伍连德行医之地散落其间。也正因“抬头见时代、低头见烟火”的反差感,这里早被网友称作“北京最有穿越感的胡同”。

改变始于2021年。北京建工作为首批市属国企,深度参与核心区申请式退租,正式启动西总布城市更新项目。项目地处建国门街道西北部,东长安街沿线纵深一公里范围内,东至朝阳门南小街、明阳国际中心西侧,西至东单北大街,南至北极阁路、明阳国际中心北侧,北至金宝街,总面积约40公顷,覆盖107座东城区属直管公房院落,建筑规模约2.3万平方米。
项目从一开始就明确“守护风貌、激活活力”的核心目标,通过“修建修缮+业态焕新+公共空间优化”的多元路径推进更新,“一院一策”为每座老院落定制“焕新方案”。
如今走进胡同,首批更新完成的院落已成为“新生活载体”。西总布胡同86号院是“出圈”的点位之一,推开朱漆木门,四合院的合围格局完好保留,木色门框里镶嵌着通透的落地玻璃。

附近居民张大爷常来这儿转转,他看着年轻人举着手机拍照,笑着说“老院子也赶了回时髦”。这家集甜品、咖啡、文创于一体的小院,今年4月开业后便成为热门打卡地,既留住了传统肌理,又装进了现代生活的惬意。
斜对面的55号院咖啡店则是另一种风格,除了精品咖啡,卤肉饭、三明治等简餐成了周边上班族的“午餐首选”。每到午休时间,在这里能看到年轻白领与拎着菜篮子的居民。

沿胡同往东走,7号院的“时空集美术馆”更添人文气息。这里保留了传统四合院的中轴对称格局,去繁就简的空间设计里,老梁木裸露着原始纹理,自然光线透过窗户洒在展墙上,与展品相映,构成“时空对话”的奇妙场景。自2024年7月开馆以来,美术馆已接连举办4场主题展,最近的“时空游乐园”展更是吸引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触摸老时光”。这座由老院落改造的美术馆,还获得北京房地产行业“2024年城市更新典范”称号,成了街区文化活力的“新名片”。

目前,西总布街区的更新仍在持续推进,20余座院落正同步开展修缮修建工作,后续院落的方案设计也已启动。未来,项目将继续依托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聚焦“文化、大健康、金融服务配套”优化业态布局。公共空间方面,还将进一步整合街道与胡同资源,强化“低头是市井烟火,抬头是时代天际”的景观特色,让历史遗存与现代空间更自然地交融,让CBD的高楼与胡同的灰瓦顶形成更生动的“古今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