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创约96亿美元境外债重组方案获法院批准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袁璐

2025-11-06 08:31 语音播报

经济

11月5日晚间,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约96亿美元的境外债务重组获香港高等法院批准。这意味着,融创将成为首家境外债基本清“零”的大型房企,叠加今年初境内债重组成功,其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孙宏斌走过“最困难时候”。

自今年初宣布启动境外债重组,4月公布重组方案,6月即迈过75%支持率门槛,10月获98.5%债权人投票赞成……融创本轮境外债务重组,从对外宣布到通过,共历时10个月,化解了上市公司层面债务风险,为接下来的保交楼收官、资产盘活和公司经营稳步恢复夯牢基石。

融创中国的境外债重组可追溯至2023年。彼时,该公司推出的第一轮境外债重组,采取“化债+展期”的主体思路,创新引入强制可转债选项,推出含有新票据、可转换债券、强制可转换债券、融创服务股票的可选“菜单”。值得注意的是,大股东此前提供的4.5亿美元无息借款,也和债权人同等条件同期转股。

但因行业持续深度调整,市场融资功能尚未恢复、销售尚未整体回暖,境外债权人开始期待更彻底的重组样本:既能从根本上化解房企债务风险,又能满足债权人的流动性需求,还能帮助房企构建可持续经营所需的平稳局面。

于是,今年融创中国推出了境外债二次重组方案,并推出全额“债转股”选项。二次重组方案向债权人分派两种新的强制可转换债:一类转股价为6.80港元/股,可在重组生效日起6个月内转股;另一类转股价为3.85港元/股,可在重组后18至30个月内转股。与此同时,二次重组方案引入了股权结构稳定计划、团队稳定计划等安排,以确保公司股权结构与骨干团队的稳定,最终债务重组方案顺利通过。

据悉,在境内、境外债务重组成功的合力作用下,融创整体偿债压力预计下降近600亿元,每年可节约大量的利息支出,为支持公司可持续经营恢复创造条件。目前,该房企正全力以赴冲刺全年超5万套的项目交付,预计在年底基本完成全部保交付任务。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截至目前共21家出险房企债务重组、重整获批及完成,化债总规模约合人民币1.2万亿元。完成境内及境外债重组的企业有融创、富力、奥园、远洋、时代中国、龙光、旭辉。完成境外债重组的企业有中梁、当代等。境外债重组获批的企业有佳兆业、金轮天地、禹洲地产、世茂、绿地、碧桂园等。随着出险房企债务重组及重整获批,将加速整体房地产风险出清进程。


编辑:袁璐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