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从追求神秘感到经营废墟生意——安保设防难挡“城市探险”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毅

2025-11-06 12:41 语音播报

热点
进入
新闻调查
看更多
+ 订阅

近期,福建漳州的“无人岛”南碇岛成为热门旅游探险打卡地,并由此引发“违规旅游”“环境破坏”等话题的讨论。

在北京,也有一些人喜欢到人迹罕至的区域进行所谓“城市探险”,目标通常是废弃酒店、商场、工厂等。尽管这些区域已经有安保人员设防,但探险者还是躲避安保并在网上分享打卡经历。记者发现,因为越来越多探险者通过社交媒体获得流量和利益,围绕废墟的一系列生意也逐渐火热起来。

废弃温泉:未开放区域,请马上离开

社交媒体上,有网友发布了一组打卡照片,内容是一座荒废建筑,标题是——“在四环边找到被遗忘的雨林”。这组照片被打上“城市废墟探险”“废墟的秘密”“小众拍摄地”等标签。

在评论区,网友们讨论着打卡地的具体位置。很快,目标被锁定在太阳宫附近一处废弃温泉。有人提出疑问:“这地方能进吗?”立刻有人回答:“翻进去,躲着点保安。”

打着类似“城市探险”(以下简称“城探”)标签的内容,在社交媒体上广泛流传,加上阴暗、神秘、废土等滤镜的内容,更是很容易获得关注。四环边的这片“雨林”属于已经停业的顺景温泉酒店。在城探圈内,这处曾经号称“全球最大室内温泉”的地方,属于北京市区入门级的打卡地。

记者发现,城探内容发布者经常会在打卡内容里标注“别问地点”“不回答地点提问”等提示内容。发布者明确知道废墟探险的行为存在安全和法律风险,很多人也透露曾意外受伤、被保安抓过。在社交媒体上,城探内容会被平台打上“贸然前往该地存在安全隐患”等警示。但即便如此,探险者还是对废墟趋之若鹜。

顺景温泉酒店这片废墟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即便发布者不透露位置,评论区也总是有人耐不住寂寞泄露秘密。记者在现场看到封闭的铁门和明显的警戒线。附近顺景园小区的保安表示,温泉已经封闭,禁止进入。但温泉本身并没有保安看守,这给了探险者机会,从废墟侧面找到可以突破的“漏洞”。

在温泉入口附近,产权方张贴了“通道封闭”的告示。稍微接近,就会触发感应器,随即传来高音喇叭的声响:“未开放区域,请马上离开,禁止进入地下通道。”

废弃市场:发现即报警,带走探险者

天意小商品批发市场,是城探圈里另一个入门级打卡地。市场地处阜成门外大街,曾是北京知名批发市场,是很多80、90后的童年回忆。2017年,天意小商品批发市场停业,市场所在的建筑一直处于闲置状态。

在社交媒体上,经常能看到有探险者进入市场打卡。一段发布于今年春天的视频,探险者在夜间进入废弃的市场,打着手电拍摄。从视频内容看,已经停业8年的市场内部秩序尚可,虽然能看到灰尘,但建筑整体状态保持得不错。有些空间甚至还亮着灯,这也让探险者感到意外。随着探险更深入,拍摄者发现了有人居住的员工宿舍,立刻惊呼“撤了撤了”,视频也就此结束。这条视频有2000多点赞,很多网友在评论区交流对天意的回忆。也有网友分享此前对此的探险经历,有人说翻墙的时候被保安发现,有人说进入建筑以后遇到了人。这条视频的发布者账号,有6万多粉丝,一共200多个作品,几乎全是探险内容。主打的标签也是“探秘”“怪核”等。

记者在天意小商品批发市场大门外,看到有施工队正在对市场外墙部分结构进行拆除处理。有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拆除一些违章建筑,市场整体没有动。”从外观看,除了时间留下的痕迹,整个市场与之前还在营业时区别不大。

“主要是总有些‘小孩’会进来。”市场保安说,一到寒暑假,就有年轻人喜欢到市场里来探险。他强调,虽然市场目前停业,但建筑本身有产权单位,不允许私自进入。此前院墙有一些缺口,现在也被铁丝网封堵上。“我们发现闯入者,就会报警,然后警方过来把闯入者带走批评教育。”

城探圈子:隐蔽、小众有潜规则

“这里住着人呢,不是废墟,有人、有人。”在薛家湾胡同和奋章胡同交口附近,有一栋小楼,住在此处的工作人员对记者澄清,“楼里还住着保安”。附近居民说,小楼原属于一家制帽厂,制帽厂停业后,小楼几经辗转变成现在的模样。从外观上看,小楼符合城探圈子喜欢的“工业风”“废土风”“末世风”等特点。

记者走访的这几处城探废墟,尽管在社交媒体上广为传播,但实际上都有产权方进行管辖,如果私自进入探险,很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和很多亚文化圈子一样,城探文化从国外传播到国内,二十一世纪初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逐渐形成小圈子。曾经还出现过以城探为主题的网站,但因种种原因,网站停止运行。现在爱好者们散布在各大社交媒体。据圈内人士透露,因为管理严格,现在北京可探的废墟已经很少,市区内的废墟都需要躲着保安。大部分探险者开始往远郊、京津冀等地发展。

“不透露点位、不拿东西、不砸东西、两人以上同行等,是圈内比较统一的规则。”有圈内人士透露,单纯的城探出于对神秘感、荒凉感、历史感的追逐,除了照片什么也不带走,“废墟点位只在小范围内传播,要想通过网上的图片找到点位,需要一定的检索能力,识图,会看卫星图等。”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摄影、短视频、角色扮演等圈子的爱好者也渐渐“渗透”进城探圈。大量的图片和视频在社交媒体上获得流量,原先只在城探圈内流传的废墟点位逐步公开。像记者探访的顺景温泉酒店、天意小商品批发市场和胡同帽厂,早已经不算秘密。

隐藏产业:短剧拍摄盯上废墟

城探爱好者在与记者沟通时,很清楚探险行为存在的安全和法律风险,多数比较低调。但在社交媒体上,也有很高调的城探内容发布者。

有博主拥有近30万粉丝,300多个视频发布内容几乎全与城探有关。视频封面用显著的红色突出“秘”“诡”“废”“孤”等字样,视频配乐和内容也突出神秘惊悚感。在博主主页的橱窗内,挂着户外靴、野外生存书籍等相关商品出售。

另一个博主拥有80多万粉丝,视频内容也几乎全与城探有关,而且很多是夜间拍摄。这位博主除了依靠城探视频获取流量、橱窗售货获取利益,还在主页挂出短剧。博主的短剧,以荒岛、废墟为拍摄背景,讲述架空的玄幻故事,最火的一集有超过11万点赞。

类似以废墟为背景的短剧,在网络上还有不少,虽然拍摄手法粗糙,但通过晃动的镜头和紧张的配乐,还是能吸引眼球和流量。

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城探小白在网上求购废墟点位,尽管这种买卖点位的行为,为很多圈内老人所不齿。

还有人做起了废墟拍摄的生意。二次元爱好者喜欢废墟带来的末世氛围,认为废墟很适合角色扮演拍摄,所以他们会在网上求助“在哪能找到废墟”。有热心人会提供各种各样的点位供参考。时间一长,就有专门的摄影师,面向角色扮演人群提供废墟摄影服务。还有人声称,可以出租废墟供短剧拍摄。记者联系上一个场地提供者,他以500元/小时的费用出租大兴一处工厂废墟给短剧拍摄剧组。

需要注意的是,废墟拍摄存在诸多风险。有媒体报道,今年8月,大连一位摄影师约拍时,为寻找更符合角色氛围的场景,冒险进入一处张贴有明显警示标识的废弃广场内,导致从十米高处坠落重伤。


编辑:王雯淼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