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6 13:53
这两天,不少北京网友转了这么条消息:团结湖“猛火炒饭”升级了!原来,在属地街道和城管部门协调下,这个颇有名气的小摊有了固定的档口,暖心的治理举措收获一片点赞。
“猛火炒饭”看着不起眼,却在社交媒体上口口相传,前来排队的粉丝不少。如何让市民吃得放心、让“主理人”炒得更踏实?属地街道主动问询需求,不仅协助寻找合适铺面,还完善了档口的各种设施,协调餐饮企业结对改造……如今,“深夜食堂”的生意火爆依旧。在氤氲的烟火气中,更让人看到了北京这座城市的温度。
繁华都市千头万绪,也承载着普通人的三餐四季。就拿一些网红小摊小店来说,有人偏爱这份热闹便利,也有人吐槽大人流冲击周边秩序。如何在有序与温情中找到平衡,且托稳安全这个底线,考验着相关方面的治理能力。
这些年,各地都在不断探索,也有很多暖心案例。就拿北京来说,皮各庄村内曾因占道经营严重,给村民出行造成困难。后来,片区物业公司与村委会充分利用闲置空间,筹建统一农产品销售点,提供了便利的购买果蔬渠道,更推动了乡村振兴发展。再如,此前不少“小修小补”没有固定位置,居民想修个锁、补个鞋还得“蹲守”师傅,相关属地帮着找位置、设标牌,有的还升级成了固定便民服务网点。
今天,城市治理的核心在于精益求精、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的需求、幸福感和满意度置于城市发展的首位。上述案例为更多地区提供了启发。比如,很多问题看着小,但背后症结多、矛盾多,只有将心比心地理顺了、讲清了,才能获得更多支持配合;比如,在具体行动上要善用沟通协调,倾听大家意见,整合各方力量,最终才能把事办得稳妥。
治理与服务从来都是一体的。多想办法、向前一步,规范与温情会实现更好融合,我们的生活也一定会更加热气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