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房展”齐聚北京!未来的“好房子”究竟长什么样?
国是直通车 | 作者 陈昊星

2025-11-08 19:53 语音播报

城事

在近期发布的“十五五”规划建议中,针对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提出要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体系,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并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制度。

11月6日至9日,住博会、城博会和“好房子”科技展在北京首钢园同期举行。三大展共同回答什么是“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

智能、变形、适老

与一年一度举办的住博会、城博会相比,今年新推出的“好房子”科技展更为聚焦,且将长期面向公众开放。

国是直通车现场观察到,智能化、可变形设计以及适老化功能,成为“好房子”的发力点。

在好房子科技展的中海地产展台上,中海自研的智慧信息箱已具备情绪识别功能。不仅能感知业主的情绪变化,还能根据主人的反馈对全屋设备进行智能调节。

全屋体检系统被称为家的“健康监测中心”,可实时监控每一台设备的“心跳”。一旦发现异常,用户即可通过智慧大屏实现一键查看故障原因、一键追溯问题源头、一键呼叫专业维修,甚至还能一键下单更换配件,让居家生活更加安全、省心、智能。

此外,本次展会,适老化设计成为提升老年人居家体验的一大亮点。在中海的卫生间展示区,可自由升降的马桶和台盆引人关注。这一设计不仅方便了不同身高或行动不便的使用者,也让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更多的舒适与安全。

在卧室区域,适老化的贴心设计同样随处可见。业主只需通过语音指令,就能收到按时吃药的提醒;系统还能实时监测睡眠状态,一旦出现呼吸暂停或坠床等意外情况,会自动向子女发出警报,为老年人的安全与健康提供全方位守护。

可变形设计是“好房子”的又一重要特点,它通过灵活的空间布局和可调节的家具系统,实现居住空间的多功能利用。在联发新青年展台,此次展示了可移动墙体的创新设计。当家庭有二胎或亲戚朋友来访而缺少“第三卧室”时,电视墙可以垂直向客厅移动,巧妙地腾出一个临时卧室,解决了空间不足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展台上不仅展示了“好房子”的最新设计理念,也为老房子改造为好房子提供了新的方向。

中建幸福家的“旧改好房子”产品标准,聚焦老旧住宅的实际痛点,从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四个维度入手,通过系统化改造,让老房焕发新生,实现从“能住”到“住得好”的转变。

中建幸福家展位的工作人员对国是直通车介绍,针对老房子普遍存在的收纳不足、隔音效果差、异味串味、使用不便以及设施老化等问题,他们推出了针对性的微改造方案。据介绍,对于一套约80平方米的老旧小区住宅,硬装微改造的平均花费为4000-5000元,就能有效解决原有住房的多重设计痛点,显著提升居住体验。

城市更新主题展区备受关注

此次住博会上的城市更新主题展区也受到关注。展区共设置六大专区,分别为:城市更新综合专区、既有建筑更新改造专区、城市高品质供水专区、城镇水环境治理专区、气电协同绿色低碳专区以及特种装备展示专区,全面呈现了城市更新的多维度成果。

在住博会现场,来自广州、宁波、上海、珠海、淄博、无锡、厦门、福州、重庆、合肥、蚌埠、天津等多个城市的代表企业参展,展示了各地在城市更新、住房建设和“好房子”等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和典型案例。

其中,天津轨道交通集团在城市更新主题展区内展出了一种特殊的城市发展模式——TOD(公共交通导向发展)。

天津轨道交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秉军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这种开发模式是以轨道交通站点为内核,整合地铁沿线的地块进行开发,弥补了交通和城市开发协作关系的不足。同时在地铁沿线开发的“TOD+保障房”项目也弥补了保障房交通不便的痛点。

在展区内,也有多地住建部门参展。蚌埠市住建局通过图文展陈、视频展示、模型沙盘等多种形式,系统呈现了当地在“好房子”建设及城市更新方面的创新实践与成果。

蚌埠市是因铁路而兴、依淮河发展的传统工业城市,拥有独特的交通区位、工业基础和淮河文化资源。随着发展阶段转换和产业结构调整,老城区面临着空间结构待优化、基础设施待完善、历史风貌待彰显、产业动能待升级等共性挑战。

在《蚌埠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中,全市划定“近期+远期”共17个城市更新重点单元片区,梳理出淮河客厅点亮行动、山水公园营造行动、完整社区创建行动、低效产业增效行动、基础设施完善行动等五类重点项目。

近年来,安徽蚌埠城市更新也有突出进展,2025年,全市实施16个城市更新片区,127个城市更新项目,计划总投资257亿元,2025年计划完成投资85亿元。

“好材料”是打造“好房子”的基石

想造出“好房子”,好材料的应用是基石。只有使用优质、环保且耐用的建材,房子才能既安全又舒适,同时经久耐用,让“好房子”的品质真正体现出来。

“好材料”展区由中国建材联合会牵头,集中呈现包括节能玻璃、环保板材、功能涂料、水泥新材料等在内的绿色建材产品与技术。

在本次住博会上,东南大学材料学院缪昌文院士团队带来了具有储能潜力、具备实现高能量密度的未来水泥产品—水泥充电宝。

据该团队介绍,这是全球首创的全水泥储能砖。该技术对人体和环境均无任何危害,因为普通混凝土本身不导电也不储电,而团队在砖块内部构建了离子与电子的导电通路,使混凝土外壳仍保持不带电状态,因此无需担心触电风险。同时,混凝土材料具有防爆特性,安全性极高。

这种材料的应用前景广泛且具有实用价值。目前,团队正在尝试用这种储能砖建造整栋房屋,实现发电与储能一体化。同时,该材料也可埋设于沥青路面下,通过沥青和土工布等材料封装,使道路具备自储电功能。

该团队预计,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这种材料在低空经济领域同样具有潜力。将储能砖铺设在高楼屋顶,可为低空飞行器提供安全承载,同时实现快速、便捷的能量补充,推动未来智能城市和低空交通的发展。


编辑:曾佳佳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