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北京赛区决赛,33队比拼“科普力”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刘苏雅

2025-11-10 20:12 语音播报

城事

11月10日,2025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北京赛区决赛在中国园林博物馆举行,33支代表队展开激烈角逐。最终,10支代表队胜出,将与来自天津、河北的代表队一较高下。

2025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上线以来,京津冀三地公众广泛参与。北京、天津、河北3个赛区自行开展赛区决赛阶段组织工作,并将共同组织实施总决赛阶段活动。

除了科普答题、科普讲解环节,此次北京赛区决赛特别设置了沉浸式答题环节。“我国大中城市PM2.5的最主要人为来源是什么”“哪种原料最适合制作青贮饲料”……选手穿梭在中国园林博物馆的各展厅内,开动脑筋回答农业、地质科学、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科学问题。

展厅内的元素,让北京颐和园代表队队员王晓光感到十分亲切。他说:“这种赛制特别新颖,题目的设置也有梯度,让我意识到,在掌握知识的深度上还有提升空间。”

“虽然此前对园林造景的知识有一些了解,但真正实操上手,明显感觉自己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西城区代表队队员张一潇对操作题印象深刻,“我意识到要注意日常在生活、工作中积累各种小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我想这也是比赛举办的意义。”

最终,朝阳区代表队等10支队伍脱颖而出,晋级总决赛。12月,总决赛举行时将设置科普讲解、抢答题、线索题、风险题、优秀科普讲解展示等环节。

快讯

编辑:匡峰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