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预计,近两天,可能出现中等强度地磁活动。受其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如黑龙江漠河、新疆、内蒙古等地,今晚到明天凌晨可能出现极光,极光强度预计以红色弱极光为主,小概率会出现红绿复合极光。感兴趣的公众可在天气晴好、光污染较少的区域留意夜空,驻足欣赏。
据介绍,近期,太阳活动连续爆发,尤其是编号12474的活动区,已多次出现X级大耀斑。在北京时间11月10日下午5时19分左右,该活动区再次出现耀斑,强度达到X1.2级,并持续到18时19分才逐渐减弱结束,爆发的位置在太阳中部偏北,正对地球所在方向。伴随这次耀斑X射线流量“慢条斯理”地下降,大量携带着太阳磁场能量的物质被“不紧不慢”地释放出来。

极光的出现,背后其实就是太阳活动与地球磁场的奇妙互动。当太阳发生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等剧烈活动时,会释放大量高速带电粒子流。而地球具有稳定的磁场,保护了地球上所有生物免受宇宙高能粒子与太阳冲击波的影响。当太阳物质到达地球附近,如果与地磁场极性相同,同性相斥,这些物质被果断推开;如果极性相反,将顺着地磁场被导入南北极区,在这个过程中就发生了地磁场的快速变化,这就是地磁暴。而极光,实际上是地磁暴的“副产物”。
当日冕物质携带着太阳的能量,也就是高速带电粒子流与地球相遇后,其中一部分会随着地球磁场进入两极,并与距离地面一百到四百千米高的大气层发生撞击,撞击的过程伴随着能量交换,这些能量在被大气吸收之后,又快速得到释放,释放的结果就是产生极光。

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空间天气预报台台长郭建广表示,不同颜色的极光来自不同高度,从两三百公里到接近四百公里高度的主要是红色极光,比较低的高度会产生绿色极光。在我国看到的极光实际上离得比较远,一般情况下看到的都是红色的极光。不过当特别大的地磁暴发生时,漠河等高纬度地区也能看到红绿混合的极光。
来源:央视新闻、新京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