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17个“世界肺炎日”
旨在提高全球对肺炎
这一严重公共卫生问题的认识
唤起公众对肺炎预防和治疗的重视

什么是肺炎?
肺炎是一种肺部感染性疾病,可以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非典型病原体等。当这些病原体侵入肺部,它们会感染肺泡(肺部的小气囊),导致炎症和充满液体,从而影响正常的氧气交换。肺炎可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等途径传染。
细菌性肺炎:最常见,如肺炎链球菌。通常起病急,伴有高烧、咳嗽、脓痰。
病毒性肺炎: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新冠病毒等。近年来,病毒性肺炎的威胁日益凸显。
非典型病原体:如支原体、衣原体等,所致肺炎症状可能不典型,但持续时间长。
肺炎的症状有哪些?
肺炎的症状可能因人而异,常见症状主要有咳嗽、咳痰、寒颤、发热,或伴有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危重患者还可能出现晕厥、血压下降、意识丧失等,甚至危及生命。
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可能会出现意识模糊或昏迷,体温也可能低于平时。
新生儿和婴儿肺炎可能表现为呕吐、烦躁、嗜睡、呼吸及进食困难,也可能没有明显感染症状。

如何预防肺炎?
1.接种疫苗
(1)肺炎球菌疫苗:可预防多种型别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及相关感染,特别是推荐给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
(2)流感疫苗:由于流感病毒易引发继发性肺炎,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病毒性肺炎的重要一环。
2.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1)勤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2)戴口罩:在人群密集或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佩戴口罩是阻隔病原体的物理屏障。
(3)文明咳嗽: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挡。
3.打造健康生活方式
(1)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度锻炼、充足睡眠。
(2)保持通风:居家和办公场所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特别提示!
一旦感染肺炎,请立即就医。不要在家自行用药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延误诊治或诱导耐药,影响后续治疗。要严格按照医嘱完成整个疗程,即使症状好转也不要擅自停药,用药疗程不够可能会导致肺炎吸收不完全影响肺功能。
文字:王倩
编辑:魏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