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大家谈】明年,北京11座重点桥系将“美颜增肌”!
2025-11-12 22:35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导 读

2025年北京持续推进桥下空间整治提升,让城市“边角料”焕发新活力,既疏解了交通堵点,又增添了民生温度。

北 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交通大家谈”节目,邀请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城管处副处长许国华,海淀区城市管理委员会道路设施科科长徐丛涛,朝阳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基础设施科科长马卫国,以及北京京投轨道交通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副经理王辉,为您解密北京桥下空间的变身密码

桥下空间焕新

新增2287个机动车停放区

桥下空间,曾是城市里容易被忽略的“灰色地带”,如今却通过精细化治理,变身成为停车港湾、绿色廊道、休闲空间的“金角银边”。

今年治理的251座桥下空间包括了城市道路、公路及轨道桥下空间,共278万平方米,其中整治桥下空间275万平方米,提升桥下空间3万平方米。

其中通过整治提升桥下空间增加了2287个停车位,有效缓解了桥区周边 “停车难” 问题;同时,针对交通流量大的桥区,利用桥下空间增设掉头、左转车道等,提升通行效率,缓解了交通拥堵。

提升改造后的地铁13号桥下空间

北京打造“花园桥区”

优化交通、缓解停车难、提供活动空间、增加绿化景观……北京城市桥下的“消极空间”正在悄然变身,一些桥下融入了本地文化特色元素。在大屯路东-立水桥、首都机场线、八通线等区间,结合周边环境,成功打造了多个“花园桥区”。

北二环小街桥下停车空间增加了车位

雍和宫桥下桥柱上以四季雍和为主题,彩绘了银杏、海棠等北京代表性乡土的植物纹饰。人行安全通道,采用雍和宫内唐卡色彩,设计搭配了崇雍大街代表性建筑剪影图案,空间四周护栏上嵌入了雍和宫等文化符号。

改造后的雍和宫桥下空间

轨道交通五道口站至上地站区的改造中,桥体彩绘数字均运用京张铁路早期标志的中国传统数字“苏州码子”进行书写,极具时代特色。

苏州桥桥下景观绿化

北京部分桥区为居民提供了全天候、多功能的户外休闲场所,比如首钢大桥桥下、榴香桥下、燕莎桥下,实现了从“消极空间”到“活力地标”的华丽转型。

海淀区交通与停车双优化

破解“出行难”

海淀区桥下空间涉及三环、四环、五环、联络线及京新、京藏高速、轨道十三号线桥下。改造完成后,大概新增了1450个社会停车位。下一步,西苑桥下将进一步扩大停车范围,解决停车难导致的路面拥堵;航天桥西侧桥下空间,也将开展停车+疏堵的治理,夜间对居民实行错时共享。

1

利用桥下空间缓

圆明园藻园门口桥下,设置了非机动车集中停放区域和游客进园排队的集散区,既满足了需求也美化了环境。另外,针对交通枢纽,尤其是轨道地铁站非机动车停车方面,也结合桥下空间改造开展了规范停放治理工作。

2

非机动车治

西二旗地铁站周边,通过桥下空间整治,新增了大面积的非机动车集中停放区;在301医院周边,试点开展“医务人员与患者分区停放”,并结合医院门前道路整治,优化出入口组织。腾退紧邻五棵松路口南北两侧桥下机动车停车场,北侧腾退利用1.5跨,南侧腾退利用2.5跨,重新规划桥下非机动车停车场,桥柱、梁底粉刷防火漆。整治后非机动车停放区域面积为2611平方米,可停放约1300辆(增加1100辆)

3

颜值+功能双提

目前,海淀区正在试点为桥柱增加彩色喷涂标识,通过不同的色彩区分桥下空间的使用功能。让市民一眼辨识出桥下空间的具体用途,更加直观、方便。这项工作已在肖家河桥、联想桥、岳家楼桥等地开展试点。后续将逐步在更多桥下空间推广应用。

图片1.png

图为联想桥桥下改造前后对比

在提升“生活品质”层面,海淀区对地铁13号线西直门站至上地站区间的桥下空间进行了高标准的改造提升,建成了京张遗址公园。这个公园集文化、慢行、休闲、娱乐于一体,不仅美化了环境,更是成为了周边居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极大地提升了大家的幸福感和舒适度。

图片

此外,还将继续完善桥下空间的照明系统与监控设施,正在研究移动充电桩布设及桥下空间智慧系统平台搭建工作,实现安全管理、停车引导、环境监测等多功能一体化。

朝阳区桥下空间

新增1959个停车位

今年上半年,朝阳区共规划308处桥下空间利用点位,其中70%用于停车、20%用于绿化、10%用于市政保障,全力服务出行需求。

今年朝阳区桥下空间重点打造东三环、东四环两条城市快速路沿线桥下空间,整合16万平方米桥下空间,规范设置3100多个停车位及智能停车设施,新增14公里线性绿化带。重点升级三环上的燕莎桥

1

动态交通方面

燕莎桥等11处桥下空间,通过优化交通动线、调整出入口的方式,提升了通行能力,有效缓解了拥堵。

2

静态交通方面

腾退空间增车位,设置了7617个停车位,其中新增1959个停车位,将部分原本有构筑物的桥下区域,腾退清理后就改造成了停车区。

垡头桥增加368个停车位、黄康桥增加300个停车位、大山子桥增加309个停车位、大郊亭桥增加162个停车位

试点建设充电桩,在环铁桥、大望桥等地已经落地160多把新能源充电枪,满足居民充电需求,后续还会按市政策分批次推进,支撑绿色出行。

优化接驳,在保障轨道交通安全的前提下,像立水桥等轨道桥下区域,在地铁口附近设置了非机动车停放区,方便市民“最后一公里”换乘。

接下来,朝阳区将进一步扩充停车资源、完善交通接驳,切实解决居民在停车、通勤上的实际需求,真正让“金角银边”发挥更大价值、实现提质增效。

明年

北京11座重点桥系将“美颜增肌”

明年是本轮三年桥下空间整治提升的决胜之年,北京计划对丰北桥、菜户营桥、积水潭桥11座重点桥系的桥下空间进行提升;同时结合日常运维,对35座桥系的桥下空间,开展平整地面、补齐安防设施、飞线整理等整治工作,完成对全部桥下空间的整治提升。

(来源: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编辑 北城,值班主编,彭菲)


作者:

北京交通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