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3 08:26
在中国人心中,首都北京有着丰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在外国人眼中,北京给他们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又是什么?11月12日晚,北京交响乐团2025年度重磅作品——交响组曲《北京印象》在中山公园音乐堂迎来首演。乐团演绎了来自美国、泰国、德国、俄罗斯、阿根廷和尼日利亚6个国家的作曲家创作的北京主题作品,多元的音乐风格交织国际化的旋律,让北京的千年风韵和现代繁华在音符中呈现。
交响组曲《北京印象》的6个乐章出自6位外国作曲家之手,分别是美国作曲家查德·卡农的《不一样的四季》、泰国作曲家庞那荣的《岁月如光》、德国作曲家斯文·戴格的《活力之城》、俄罗斯作曲家丹尼尔·谢沃斯托亚诺夫的《灯塔》、阿根廷作曲家阿里尔·皮诺蒂的《城市絮语》以及尼日利亚作曲家昂切·拉杰什·乌格巴贝的《光明与未来》。6个乐章中除《不一样的四季》曾受邀上演,其他5个乐章作品均为新创。
演出当晚,在北京交响乐团音乐总监杨洋的执棒下,多位国际知名作曲家的“北京印象”拉开序幕。《不一样的四季》率先以抒情的色调将观众引入城市景象,铜管和弦乐交织出在城市中游走的画面感,延展出北京四季的流转。
为北京谱曲的作曲家中,有人曾多次来过北京,非常熟悉中国文化。泰国作曲家庞那荣有一半中国血统,他的父亲是一位中国人,早在2006年,他就首次来到北京。凭借对中国文化和中国音乐的熟悉,他在《岁月如光》中用大提琴、中提琴以极轻的力度模拟古琴的音色,用现代音乐的技法描摹中国音乐的韵味。德国作曲家斯文·戴格用激昂的节奏点燃现代北京的朝气蓬勃,快速的弦乐拨奏如同城市街道上川流不息的车流,跳跃的音符展现北京的现代脉搏。
来自尼日利亚的作曲家昂切·拉杰什·乌格巴贝,则把他对中国的亲切情感融入创作。“在我的家乡,中国制造的太阳能路灯让道路变得安全,提升了我们的生活品质。”昂切·拉杰什·乌格巴贝说,这是他第三次来北京,每次来到这里他都发现北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带着丰富的情感,他以恢宏的乐章歌颂北京。在他笔下的音符里,西非传统音乐与中国音乐的对话流淌出温暖的旋律。
几位作曲家中,俄罗斯作曲家丹尼尔·谢沃斯托亚诺夫和阿根廷作曲家阿里尔·皮诺蒂在此番创作前并没有来过中国,他们凭借以往对北京的印象,以及北京交响乐团在线上传送的大量图片、音视频、纪录片了解北京。丹尼尔·谢沃斯托亚诺夫从歌曲《北京的金山上》中找到灵感,这首改编自藏族民歌的歌曲,让他感受到了背后蕴藏的希望的力量,他还把《喀秋莎》等俄罗斯民歌融入,寓意两个民族的情谊。
阿里尔·皮诺蒂则用探戈这种颇具拉丁美洲风格的音乐描绘古老的北京,用奔放的节奏奏响《城市絮语》。首演前,阿里尔·皮诺蒂慕名前往故宫,被宏大的历史建筑深深震撼,“北京是很有历史传统的城市,这种传统并不仅仅关乎过去,也关乎当下。”阿里尔·皮诺蒂说,“音乐能让世界上不同的文明相连,很高兴能让我与北京相遇。”
用多元音乐触摸北京的城市脉搏,也是北京交响乐团策划此次交响组曲的初心。“我希望通过让外国作曲家创作北京主题作品的方式,让世界各地的人们了解北京,了解中国。”北京交响乐团团长李长军说,“我们也期待《北京印象》以后可以走出国门,北京交响乐团可以去世界各地演奏这部作品,作曲家们也可以把他们创作的作品,推荐给各自国家的交响乐团演奏,让当地观众用熟悉的音乐语言走近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