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丨“地贫”求职者体检过“关”,就业公平再迈一步
北京晚报 | 记者 李霞

2025-11-16 11:06 语音播报

锐评

近日,中组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联合发布通知,对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作出三项重要调整:地中海贫血、多囊肾表现、桥本甲状腺炎在特定条件下被纳入合格范畴。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时隔20年后调整,不仅回应了社会关切,更进一步推动了就业公平,传递出人文温度。

2005年,原国家人事部、卫生部颁布《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首次统一了各地公务员招录的体检标准,规范了录用流程,为保障公职人员的履职能力奠定了基础。此后,事业单位、企业的入职体检都参照这一标准,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健康门槛”就此形成。然而,随着医疗水平提高,有些昔日被视为“洪水猛兽”的疾病,如今已可防可控;随着医学常识的普及,公众对部分疾病的认知也在不断改变。比如,地中海贫血的携带者、多囊肾表现的轻型患者,一般无需特殊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多数患者,可以通过规范治疗有效控制病情,根本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一刀切”的旧标准已明显落后。

破除“地贫”等疾病的招聘门槛,是众多求职者的呼声。日前,厦门一名幼师因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被用人单位解聘。网友纷纷质疑: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既不影响工作,也不传染他人,为何解聘?部分省份省考体检标准其实已经明确,地中海贫血患者只要不影响工作,即可认定为合格,同是录用公务员,省与省之间为何标准不一?两广地区地中海贫血高发,这些省份的求职者岂不要面临更大的体检风险?不合时宜的体检标准,既将一些完全具备履职能力的人才拒之门外,也挫伤就业公平。在市场需求刺激下,“代检”“体检包过”等灰色产业潜滋暗长。

新录用体检标准,弥合了硬性要求与现实需求之间的鸿沟。相较旧标准对相关疾病的“一票否决”,新标准增加“血红蛋白高于90g/L”“未伴有尿蛋白阳性或肾功能不全”等具体要求,精准区分了疾病状态,符合医学实际,体现了招录环节的科学精准。摒弃一刀切的“老黄历”,从忌讳疾病名称转向注重履职能力,彰显选材用人的实事求是。不断给求职者“松绑,是对就业公平的有力维护;“看见”被拒之门外的患者,传递包容与尊重的社会温度,提升了社会文明的水位刻度。

徒法不足以自行。新标准出台,落地还需配套措施。有关部门应当遵照新标准,加强对招录人员的系统化培训,同时加强科普宣传,引导企事业员工摒弃疾病歧视。体检机构也要认真执行新标准,绝不能在暗地里提高门槛,把歧视从纸面上带到体检表背后。此外,国家选拔人才的体检标准更新,也在呼吁企业入职体检标准尽快跟上。别让就业公平有洼地存在,别让人文关怀有漏洞透风。

地中海贫血会遗传,但“一刀切”的录用体检标准不会延续。细小的体检指标变更,能让就业大环境向更公平的方向前进,让社会温情向更广泛的人群延伸。随着制度不断完善,以人文暖意促进人才活力,社会就业大环境将更加公平


编辑:李霞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