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6 17:30
近期,全国多地上新2026版惠民保产品,再度引发公众投保热潮。从各惠民保产品上线发布会的关键词来看,“更低的保费”“保费不变”等宣传语已基本不见,各产品更多强调自身更全面的保障及更便捷的服务。
经过多年发展,作为普惠保险产品的惠民保产品不断迭代,已逐步进入稳定运营期。业内人士建议,惠民保产品要实现长期良性发展,未来可通过加大相关部门参与力度、提供差异化产品方案、推动医保个账联动等方式,真正实现保险的普及性与惠民性。
多地惠民保产品迭代升级
当前已经上新的2026年度的惠民保产品告别前期的“卷价格”模式,以降费、保费不变为卖点的宣传寥寥无几,取而代之的是扩大特药目录、降低理赔门槛、提高理赔效率、增加健康管理服务等。
记者梳理发现,自9月份以来已有“惠琼保”2026版(海南省)、“龙江惠民保2026版”(黑龙江省)、燕赵健康保(原冀惠保,河北省)、北京普惠健康保、汕头惠民保等多款产品上线,各产品均在此前版本上进行升级。
2026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保费仍维持195元/人/年,累计保额升级至350万元,理赔门槛降低的同时,特药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病种覆盖扩展至87种,药品清单增至159种,健康服务持续调增。
同样思路的还有“惠琼保”,该款保险在责任和服务上做了多项升级创新,建立免赔额动态调节机制、家庭参保优待加码、将特药目录扩容到115种,并在指定医院试点“一站式结算”。龙江惠民保参保范围有扩大、住院责任再优化、特药选择更精准、未成年报销有增加。不少地区的2026版惠民保对于健康人群投保也给予优惠,还通过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来提升未出险投保人的获得感,使其愿意持续投保。
保费方面,已上线的2026版惠民保一年保费在59元至299元之间,多数惠民保产品保费与去年持平,部分产品根据保障情况分版本对保费进行调整,例如燕赵健康保基础版保费为每人每年88元,比上一年度的99元有所降低,升级版为168元。
行业转入“存量优化”阶段
所谓“惠民保”,是指在社会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政府主导、商保承办、自愿参保、多渠道筹资”的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制度。2015年6月1日推出的深圳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是我国第一款“惠民保”产品。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农村保险研究所副所长李文中认为,相比市面上的百万医疗险和短期重疾险,惠民保仍有明显的竞争优势,重要特征和卖点在于“惠民”,不仅允许带病投保、无年龄限制,而且价格相对便宜,一般也有政府背书。
在过去几年的探索中,部分宣传低保费的惠民保产品为了控制“赔穿”风险,不得不提高免赔门槛、压缩保障责任,但投保容易理赔难的体验导致参保率面临下滑压力,多款产品因运营问题停售。多地惠民保产品探索可持续运营,在保障责任、特药清单、免赔额等方面进行升级优化,还通过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提升未出险投保人的获得感,使其愿意持续投保。
复旦大学发布的《2024年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惠民保)知识图谱》显示,惠民保迭代过程中,“保障提升”尤为明显,各产品正在通过免赔额提升、赔付比例提高、保额提高的方式提升总体保障水平。数据显示,免赔额变化的产品中,有97%的产品为降低免赔额;保额变化的产品中,85%为提高总保额;赔付比例方面,63%有所变化的产品涉及不同责任赔付比例的提升。惠民保产品以“增量收窄,存量迭代”为主,显示市场格局正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的高质量发展。
今年7月31日,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推动城市商业医疗险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提出规范销售行为、鼓励差异化定价,为惠民保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从之前的卷价格,到后来拼保障拼服务,惠民保产品的变化对行业发展最显著的影响是保险公司之间由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变。”李文中说。
需平衡普惠性和商业性
升级版的惠民保吸引参保者规模逐步扩大。数据显示,北京普惠健康保四年来累计参保超过1500万人次,续保率由2023年度的65%上升至2025年度的80%;黄冈市的“黄惠保”运行三年来,累计参保人次达213.49万,累计赔付金额超1.31亿元;“南京宁惠保”累计参保人次超600万,单人最高赔付达104.66万元。
不过参保可持续性依然是惠民保面临的一大难题。在不限制参保人群的情况下,健康群体可能趋向退保,而保障计划只能吸引健康状况不佳、理赔概率较高的疾病体,从而产生严重的逆向选择,即“死亡螺旋”风险。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惠民保应适应市场需求,进行差异化产品布局,在普惠性和商业性之间寻求平衡,相关部门应加大参与力度、监管力度,保障产品质量,以吸引更多人参保,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表示,未来惠民保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细化市场,实现精准的风险与客户分层,做好既往症差异化赔付、进行动态费率调整、推动医保个账联动、鼓励企业团体参保、强化健康管理,加大政策与数据支持,从而实现惠民保长期良性运营。
对于保险机构来说,如何从多维度合理设置赔付标准,结合偿付能力平衡惠民保的普惠性与赔付率,是实现惠民保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元保集团相关专家认为,“普惠”中“惠”与“普”相互依存,“惠”是“普”的基础,“普”是“惠”持续的前提。推动普惠需依靠“三力”,商业力要遵循保险规律,让保障参与者有利可图;政府力能降低交易成本、促进销售;科技力可通过降低触达成本、风险管理成本、运营成本助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