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7 08:53
大风来袭,气温“跳水”,供暖问题备受关注。北京日报客户端近日接到农村一些平房区居民反映,他们时至今日未被纳入现行“煤改电”政策,烧煤不好买,用电又太贵,冬季取暖真发愁。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本市部分行政区实行的是“农村地区村庄冬季清洁取暖工作实施方案”。由于这些平房都建在国有土地上,不属于村委会建制,因此无法依据现行政策进行煤改清洁能源设备的改造。《北京市“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规划》在主要目标中提到“到2025年要基本完成全市燃油供热锅炉、剩余农村村庄供暖散煤和燃煤锅炉清洁改造”。这些平房区居民购煤难度变大,而使用空调、电暖器等家电取暖,则要面临背负大额电费的窘境,冬季取暖陷入两难境地。
反映
未纳入“煤改电”居民取暖不便
大兴区西红门镇福利农场平房宿舍区有30多户居民,每到冬天,大家都会为取暖发愁。此前多年,居民一直依靠自制的土暖气烧煤取暖,随着本市“无煤化”的推进,购买燃煤对于这里的居民愈发不便。由于不在大兴区“煤改电”工程范围内,如今一小部分居民只能从外地购入燃煤维持冬季取暖,大部分居民则拆掉了土暖气,全靠使用空调和电暖器。买煤不便,空调和电暖器的电费又太高,无论哪种取暖方式都存在明显的短板。在居民李先生家,电暖器、空调、小太阳等供暖设备一应俱全。他告诉记者,入冬后如果省着使用这些取暖设备,二阶电价能够坚持到12月初。“到了每年开年,阶梯电价重新计算时,取暖用电一样得精打细算,防止还没到下一个供暖季电费就超了。”
王先生今年78岁,跟老伴住在这里已经40多年。作为少数仍在使用燃煤取暖的住户,冬季烧煤对于老两口来说是无奈之举。王先生家门口码放着半人多高的蜂窝煤,这些今年新购入的煤正在经历晾晒的过程。待到蜂窝煤内的水分挥发完,两位老人便会将煤一点点加到土暖气的灶眼内,每天的用量大约十几块。搬运、点炉子、掏炉灰,这些步骤不仅繁琐,还会弄得屋里和身上都是灰,却是老人冬天取暖的“必修课”。
王先生告诉记者,脏点累点其实不算什么,最难的是买煤。随着本市“无煤化”进程的推进,能买到煤的地方越来越远,价格也水涨船高。“早些年,临近冬天附近街上就有人开始卖煤了,当时一块蜂窝煤就两三毛钱,人家还给送上门。现在我们买煤得到河北去,价格也涨到了每块1.8元。饶是这样,光一家去买人家都不卖,得平房区里凑上几户一起去买,人家才肯送过来。”说起买煤难,老人直叹气。
除了购买难、烧煤麻烦,土暖气潜在的安全隐患同样不容忽视。在王先生家,从土暖气的水箱到一旁的墙壁上,预防煤气中毒和安全使用取暖炉具的提示随处可见。“每年冬天,西红门镇都会发放预防煤气中毒的提示和报警器,我们也知道烧煤不够安全,可确实没有更好的取暖方式。”王先生说。
作为与王先生一起买煤的“搭子”,高先生同样在母亲的家门口堆放了不少蜂窝煤。高先生的母亲居住的平房被一扇门一隔为二,里面是老人的卧室,外面是厨房和卫生间。由于厨房和卫生间所在区域没有空调,高先生特地备了这些煤。冬天点燃后既能维持厨卫的温度,炉子上烧的水也能方便老人随时使用。
同样未被纳入“煤改电”工程范围的还有家住门头沟区军庄镇铁路家属院平房区和龙泉镇三家店西街9号院的居民。今年门头沟区“煤改电”工程涉及9297户,然而居住在上述两处区域的40余户居民再次与这一民生工程“擦肩而过”。
11月6日,在前往军庄镇铁路家属院平房区和龙泉镇三家店西街9号院的路上,记者途经龙泉镇三家店村。此时村内“煤改电”的工程尚未结束,一些村民家门口摆放着尚未拆封的空气能热泵,带着工具和电线的施工人员进进出出忙碌着。村内墙壁上随处可见各类空气能设备的广告。
铁路家属院平房区距离该村约有3.7公里路程,而三家店西街9号院则就位于该村村内,与其他村民家相隔不远,取暖情况却相差巨大。看着三家店村热热闹闹的“煤改电”工程,住在铁路家属院平房区的王女士既羡慕又无奈:“我们也盼着改造,每年都会打电话问,但每年得到的答复都是我们不在‘煤改电’的政策范围内。现在门头沟的煤矿几乎都停产了,我们买煤也越来越不方便。”
调查
同在一村为何无法“煤改电”
市民反映无法进行“煤改电”相关问题后,收到的答复往往都是“不在全区‘煤改电’范围之内”。同样是平房民宅,有的甚至同在一村,为何却无法享受“煤改电”政策呢?
经过多方咨询后记者得知,大兴区和门头沟区“煤改电”工程的牵头单位为两区的农业农村局,工程主要面向农村地区村庄。大兴区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说,在农业农村局所掌握的文件中,并没有面向城镇居民的“煤改电”政策,此前大兴区执行的农村地区“煤改电”政策仅面向农村住户、农村公益设施及农业设施。而福利农场平房宿舍区的产权单位为市属国企,土地性质为国有土地,故该平房区无法申请“煤改电”。
门头沟区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在回复中表示,《门头沟区2025年农村地区村庄冬季清洁取暖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农村地区村庄指在门头沟行政区域范围内,冬季仍使用燃煤取暖,占用集体建设用地,隶属村委会建制,保留了村庄形态,农村居民居住和从事生产的聚集点;以及参照农村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政策的农村形态社区。铁路家属院平房区和三家店西街9号院产权分别属于北京铁路局和门头沟区教委,既不属于占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房屋,也不隶属于村委会建制。因此,不在2025年门头沟区“煤改电”范畴之内。
在沟通中,两区多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坦言,区里现行“煤改电”政策确实仅面向农村地区,面向国有土地上的平房住宅的“煤改电”政策目前尚属空白。门头沟区军庄镇的工作人员说,目前除了铁路家属院平房区,辖区内的北四社区也存在类似情况。“这个社区有二三百户居民,之前也是一个村。后来这里的居民进行了农转非,所在的土地被划为国有。社区内现在有一些居民自行购买了空气能设备,但由于无法享受‘煤改电’政策的波峰波谷电价,这些居民目前使用电价也相对较高。”
得知这一情况后,记者联系到北四社区部分自行更换“煤改电”设备的居民。有居民证实,其2024年花了近3万元更换“煤改电”设备,无法享受“煤改电”的优惠电价,首个供暖季电费就超7000元。
呼吁
尽快填补政策空白
除了大兴区和门头沟区,记者还就“煤改电”政策向东城、西城等多个区进行了咨询。这些位于城区的行政区的“煤改电”政策已将国有土地上的平房住宅纳入改造范围内。
某电力行业从业人员告诉记者,“煤改电”并非只是简单将居民的燃煤取暖设备替换为空气能设备。一个地区在更换空气能设备后,其用电负荷也会大大增加,需要同步对变压器、架空线、电缆、电杆、配电箱等设备设施进行改造。因此,仅靠居民自行更换空气能设备,不仅会造成居民电费高涨,如果更换设备的居民人数较多,该区域供电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如果想要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填补政策空白,出台面向国有土地的“煤改电”政策,统筹推进相关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