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7 09:56
北京市教委近日发布了2025年本市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试点和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招生规模。很多学校的招生咨询电话最近处于应接不暇的状态。
细看招生计划,热门专业的设置都直接与市场潜力巨大的行业相关。新能源汽车、智慧养老、社区管理、特种动物……无论是面向新科技还是面向新需求,学校在专业设置上给学生们提供了既脚踏实地又着眼未来的选择。
这些热门中职专业究竟怎么样?学生都学些什么?记者走进中职学校一探究竟,不经意间发现十六七岁、青春懵懂的在校生,已经拥有清晰的职业规划。
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更懂技术的复合人才
“在选择这个专业的时候,我家开了家庭会议,家里尊重我的意见,然后结合现在的行业前景,综合考虑定下来的。”从小对机械感兴趣、性格沉稳、话语不多的郭冉,是北京市商业学校2023级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2025年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预计达到103万人。
随着课程安排,实践的机会越来越多,郭冉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也越来越清晰。“低年级时候学的理论知识,现在能实际在车辆上操作了,我发现自己很适合维修岗位。”他说自己不太爱说话,跟机械打交道的时候更自在。
交通运输系主任毕丽丽告诉记者,学校隶属于北京祥龙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在汽车相关专业领域积累深厚。“我们新能源专业开设时间不长,但是很早就在传统汽车专业里开设了新能源课程。然后一步步完成过渡转型,中职段、高职段开设新能源专业。”
也是因为在汽车专业深耕多年,所以学校很清楚目前新能源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在制造环节,很多工作被自动化设备、机器人替代,人才需求主要体现在出厂前的整车调试。在售后环节,需要懂新能源技术的专业维修人才。另外,让人有些意想不到的是,很多4S店需要真正懂技术的销售人才。
“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非常透明,而且消费者的知识储备很惊人,买车前都喜欢上网收集资料。4S店跟我们说,多培养一些懂行的销售吧。” 毕丽丽认为,懂技术、修过车、有专业背景的销售,跟消费者聊起来,感觉肯定不一样。未来,学校也立志于为新能源全产业链培养复合型人才。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人才有智慧、懂艺术
“您看我们学校身后就是温榆河,这里被称为‘温榆河黄金养老带’,集中了多家北京市中高端养老机构。我们职业院校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校企合作,学生平时可以经常进入这些机构实训,未来也有机会到这些机构就业。” 北京市商业学校教育艺术系主任助理王昊洋说,学生们有时候甚至第一节课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第二节课就进入养老机构了解实践操作。
专业刚刚开设两年,“智慧”这两个字是最显著的亮点,王昊洋解释,考虑到学生和家长对照护工作的接受程度,未来可以预见,智慧设备、智慧化手段会广泛运用到机构一线。除了照护,在康护、康养等阶段,也需要学生们掌握大量的智慧、智能、信息化设备使用知识。
另外,依托教育艺术系部的优势,学生们也能学习到大量歌唱、绘画等艺术基础课程。“在机构内,组织老人文娱活动的社工,就正需要这些艺术技能。”
作为“大专3+2”专业,学生在后两年的课程中更侧重于学习和锻炼管理能力,为将来走上管理岗位打基础。
据民政部预测,到203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进入高峰,养老人才缺口或将达到千万级。2024级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专业学生王思齐告诉记者,除了考虑到就业前景,她还想用专业知识回馈养育自己的姥姥姥爷。“我小时候,两位老人陪伴我的时间非常多,现在他们老了。正好我能学到专业知识,就讲给他们听。”王思齐还记得,刚学会测血压、血糖,她就回家给姥姥姥爷测量,并且讲解相关的健康知识。“他们可高兴了,很欣慰很欣慰,觉得我学的东西有用。”
将来,王思齐想尽可能地多学习、多考证,成为养老行业里的健康管理师。
社区公共事务管理:把社区情境带入课堂
“我觉得这个垃圾分类,太麻烦了……”“您不能这么想,垃圾分类是为了所有人的生活环境。”
在北京商贸学校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模拟课堂上,2023级学生穆泽元和高书羽展开了一场关于垃圾分类的讨论。男生穆泽元扮演不理解垃圾分类的居民,女生高书羽扮演讲解垃圾分类意义的社工。“这种情景模拟,经常在我们课堂上演。”两人不约而同地说,有时候两人是“队友”,有时候则是“对手”。
“我们专业是2020年开设的,我们是北京市第一个开设中职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学校,也是第一个跟高职开展该专业‘3+2’衔接项目的学校,到现在正好5年。”学校财经事务专业部公共管理教研室主任辛雯介绍,开设专业是考虑到北京这个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需求,立志于培养懂政策、通理论、会实操的复合型人才。
在课堂上,学生们所面对的经常是“双师型”教师——既有教师资格又有社工证或从业经验。学校还与属地西红门镇政府达成深度合作,确保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像垃圾分类、停车治理、健身器材等事无巨细的社区话题,学生们都会学习、讨论、模拟。
高书羽坦诚地说:“刚知道这个专业的时候,我研究了相关信息,发现人才缺口比较明显。我家里又觉得我口才比较好,挺合适。”
穆泽元认为自己外向的性格,很适合专业需求,“平时情景模拟的时候,我如果扮演居民,都挺犀利的。”他说在课堂上完成“交锋”后,回到自己家、社区,看社区治理问题的角度都完全不一样了。
辛雯透露,专业从招生开始,一直是学校招生人数较多,家长关注度较高的专业,“很火爆”。
特种动物养殖:为实验动物方向培养技能人才
这是个什么专业?北京商贸学校特种动物养殖专业2023级学生徐钦彦说自己刚入学时“其实了解也不深”。
食品商务专业部主任敖海英介绍,学校与北京市SPF猪育种管理中心同属于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事业单位。2021年,北京市SPF猪育种管理中心并入学校,是全国唯一从事SPF猪系统研究和开发的单位。
SPF猪作为实验动物,可用于疾病临床试验、药品开发、保健品保健功能实验等领域。学校在京津冀地区对实验动物等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广泛调研,发现社会对实验动物的需求量大,对从事实验动物相关技能的人才需求量大,遂于2023年向市教委备案,在北京市中职领域率先开设“特种动物养殖专业(实验动物方向)”,并于同年与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动物医学(医学实验动物方向)进行“3+2”对接。
敖海英说:“这个专业招生情况非常受家长关注,从公布招生计划那天开始,家长打来的咨询电话就一直没断过。”因为招生持续火热,该专业2025年从自主招生全部转为统招,而且“分数还不低”。
经过理论学习和实训练习,严谨细致、热爱生命、胆大心细的徐钦彦渐渐明白特种动物的价值。“等真正了解之后,我跟家里人详细介绍了特种动物,介绍它们为我们人类做出的牺牲和贡献。家里人都为我能学习这么先进的知识和技能感到高兴,为我未来从事这么有意义的工作感到骄傲。” 徐钦彦将来想从事研究所科研辅助工作,她说这个选择也符合自己勇于挑战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