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0 22:22
北京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强调,北京在“十五五”时期,要发展壮大高精尖产业。过去五年,北京以科技创新引领高精尖产业,截至2024年,北京十大高精尖产业规模近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61%。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在北京术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其自主研发的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展现了先进的技术实力。该机器人的机械臂拥有7个自由度,独特的蛇形臂设计使其能在单孔条件下完成精细操作,为患者带来更微创的手术体验。
术锐机器人质量负责人梁雪冬介绍,产品平均每周就有一台新机下线,其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已覆盖泌尿外科、妇科、普外科和胸外科四大领域,累计提出全球知识产权申请超800项。目前产品已在全国70余家及欧洲10余家医院建立临床合作,完成超3000例手术,并成为首个在欧盟获批用于小儿外科手术的同类产品。
“十四五”时期,北京市加速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高精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保持在四成以上,形成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7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中指出,实体经济的发展要坚持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在GE医疗北京生产基地,记者见到了中国医疗设备行业首座“灯塔工厂”,它也是“十四五”期间获评的北京市级绿色工厂。目前GE医疗在全球销售的每3台CT中,就有近2台产自这座北京基地,供货全球100多个国家。
基地总经理冯健展示了其生产的最高端CT设备的核心部件——探测器光电模块,一台设备需使用上百个此类模块以实现最佳图像质量。目前,基地已启动这些核心零部件的深度国产化进程。冯健还提到,基地通过屋顶光伏发电,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5000吨,相当于40万棵树的碳汇量。
“十四五”以来,北京锚定绿色低碳发展方向,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61家、市级绿色工厂51家,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30.8%。
“十四五”期间,北京工业和信息软件业合计增加值是“十三五”末的1.9倍,年均增长约13.9%,对稳定全市经济增长作出重大贡献。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规划处处长王思翔表示,经过五年努力,规划的十大高精尖产业规模全部达到千亿级,新一代信息技术等3个产业集群达到万亿级。
“十五五”期间,北京将坚决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锚定国家战略和首都定位,联动津冀争创高水平产业集群,再布局一批万亿级产业,打造未来产业发展方阵;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持续强化工作组织和要素投入,畅通新技术新产品快速市场化、规模化的新路径,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更加有力支撑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