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5年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项目推介会在通州召开。
会上,北京市通州区民政局、天津市武清区民政局、河北省廊坊市民政局,正式签订“通武廊”养老服务联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三地养老服务协同发展迈入资源整合、精准对接的新阶段,为京津冀养老协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此次签约的“通武廊”养老服务联盟,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合作共建、同质同标”为原则,聚焦机制搭建、资源联动、服务赋能三大核心方向,着力打破行政区域壁垒,优化养老服务供给。
在机制建设上,将搭建三地民政、养老协会、养老机构三级对接体系,依托信息化实现养老政策、资源、数据全域共享,建立日常沟通会商机制。
在资源联动方面,将搭建跨区域养老资源对接平台,鼓励社会资本跨区域投资养老项目,共享优质运营资源与政策补贴,打造“候鸟式”“度假式”异地养老示范项目,面向三地60周岁以上老人推广特色康养服务。
在服务赋能上,将深化医养协同,发挥北京中医优势赋能津冀养老机构,同时建立养老人才交流培训与供需对接机制,推动人才资源共享流动,提升区域养老服务专业水平。
推介会上,通州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始终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已构建起“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累计建成家庭养老照护床位8000张,实现医养结合覆盖率100%,推动京津冀养老机构等级评定、老人能力评估结果互认及“政策跟着老人走”模式落地。
此次“通武廊”养老服务联盟的成立,将进一步整合三地生态、文化、医疗资源,推动优质养老资源跨区域延伸,让三地老年人享受更便捷、优质、均等的养老服务。
据悉,下一步三地将以联盟为载体,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细化合作内容,推进医养协同、人才共育、项目共建等重点任务落地见效,持续完善区域养老服务协同机制,为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切实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通州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冯维静
部分图片来自北京养老行业协会
责任编辑 周广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