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理人集结!重构·潮东里的“潮”级新生
2025-11-25 10:45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城市更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类型多样、主体多元、任务艰巨。既要发挥政府统筹作用,更要强调市场主体和公众参与,加强协商共治。作为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北京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为纲领,不断突破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难点和瓶颈,精心组织实施,稳步推进城市更新,取得显著成效。本栏目将陆续推出北京城市更新的生动实践,以梳理和分享成功经验,拓展工作思路,引导更多力量投入到北京城市更新行动中。

在北京东城东四南大街的32/36/38号,悄然完成了一场时空对话。上个世纪70-90年代建设的天坛家具厂,如今以“重构·潮东里”之名,成为城市更新的鲜活范本。

2022年12月,重构光年(北京)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实施主体,把闲置多年的老旧厂房打造建成为非标文旅商业新地标,项目于2024年10月竣工开业。“潮东里”寓意为故宫以东、东四南北大街、朝阳门内大街交汇处的胡同里坊潮流之地,项目一层规划为非标社区商业,二层规划为“城市人文微度假酒店”,是全市首个“街区商业+主理人经济+城市旅居微度假”复合空间。

天坛家具厂旧址变为潮流文化街区

(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摄)

本项目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拆除重建为辅”的核心原则,通过“微更新活化+业态重构”践行《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重点实现统筹保护与利用、助力民生服务提质、多元协同融入社区治理等三大政策指导目标,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价值和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同时传承城市文化记忆,彰显古都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微更新品牌。

经济效益提升方面

一是促进商业价值跃升,街区主理人商业年营收预计突破6000万元,租金溢价35%,人文酒店平均入住率95%,整体投资回报周期缩短至4.5年;

二是实现产业带动效应,孵化本土京派年轻态主理人品牌8个,创造就业岗位50个,联动周边商铺营收增长18%,年度贡献税收预计达到300万元;

三是提升资金撬动效能,自有资金及带动品牌方社会投资共计4800万元。

社会效益提升方面

一是促进社群活力激活,全年举办艺术展、非遗工坊、主理人市集等活动35场,近一年来园区吸引游客逾10万多人次,带动青年回流率提升 25%;

二是提供低碳示范价值,采用空气能地热、太阳能生活热水等技术,综合能耗降低35%;

三是促进文化认同重塑,艺术空间截至2025年6月接待访客近2万多人次,衍生文创产品销售额超100万元,促进多项民艺、非遗文化与当代文化链接,成为东四商圈必打卡的文商旅综合休闲消费目的地。

规划设计创新

融合在地文化元素

本项目针对原有空间封闭逼仄、碎片化、安全问题,采用“保留主体结构+局部拆解重组”的方式。保留75%原建筑骨架,拆除冗余隔墙25%,植入通透连廊与中庭,形成“一轴三区”立体空间格局,即人文酒店、商业街区、公共空间。

功能打破单一功能限制,除人文度微度假酒店及非标商业业态以外,园区嵌入创意办公、叠加展览空间、公共配套、增设艺术工坊等,实现“住宿-消费-社交-服务”全链条覆盖。

在文化内涵延续方面,保留厂房桁架、水刷石外墙等标志性元素,让旧有元素形成“记忆走廊”。此外,将北京老城胡同概念引入封闭的建筑内部,保留及恢复坡屋顶、水刷石,运用原石及景观树木等建筑语言,呼应周边传统街区风貌,实现新旧建筑视觉融合。

院落改造前(左)院落改造后(右)

(来源:《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2025》)

外立面改造后

(来源:《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2025》)

组织模式创新

实现多元共治与利益平衡

项目的成立由8家主理人品牌组成商业自治会,入驻的主理人们制定《业态准入公约》,实现品牌调性统一与差异化互补。首年租金减免30%,次年按营收比例浮动收取,扶持小微品牌孵化。从园区营收中提取15%投入社区营造等公共服务,成立公共收益反哺基金。

作为“新生代”产业空间,项目创新试水商业“共生系统”。建立“产权方+运营方+商户+居民”四方协同机制,协商解决业态植入及涉及居民生活的社区治理等问题。

潮东里内设会客厅

(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摄)

商业运营创新

助力内容驱动与流量变现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从单纯的空间租赁转向“价值共创伙伴关系”,构建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可持续增长模型,并逐步建立核心主理人生态库,实现从“收租”到“共盈”。周期性策展和艺术活动,能够承载持续的品质流量,带来多元客群的到访,实现文化活动赋能空间流量变现。

ISSUE.01咖啡和八仙艺术空间的主理人,同时也是一位独立艺术家和职业策展人。有几位游客来询问是否有甜点,主理人很自然地将他们引导至隔壁闹公馆法式甜点:“我们这边是咖啡,隔壁闹公馆有各式甜点,您可以看看,哪边舒适就到哪边坐。”两家店铺风格虽然不一致,但是经营品类互补,主理人经营理念互通,以服务为中心,为顾客营造一个轻松开放的消费氛围。

潮东里京悠·手工汉堡潮品牌

(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摄)

八仙艺术空间

(来源:《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2025》)

作为东城区城市更新的标杆项目,潮东里不仅是小规模精细化改造的成功实践,更探索出“传统文化以现当代语言表达”的新路径。如今,这里已成为东城Citywalk的热门打卡点,既为本地居民提供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优质选择,也为游客呈现了老北京的全新打开方式。

从天坛家具厂到潮玩与人文共生的城市新地标,重构·潮东里用“轻改造”留住了老城根脉,用“强共生”激活了空间价值。让老城区在时光流转中始终保持鲜活的生命力,让人们在胡同深处遇见更美好的生活。

内容来源:《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2025》、新京报

本内容由北京印迹整理制作,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

北京印迹inBeijing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