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动脉”做到“雪停路净”,遇雪公共交通加大运力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宏阳

2025-11-26 10:30 语音播报

城事
进入
车之道
看更多
+ 订阅

又到了迎接降雪的季节,如何让纷飞的雪花不影响市民出行?11月26日,北京市交通委、首发集团、公交集团、北京地铁公司做客“交通大家谈”节目时介绍,北京备有4500余名公路应急抢险力量、2500余台套各类除雪机械设备,储备必要的融雪剂、防滑料等物资,全力做好公路铲冰除雪准备工作。对于京藏高速这类“交通动脉”,要做到“雪停路净”。同时,践行“绿色除雪”理念,机械除雪为主,融雪剂为辅。

高速大动脉“集团军”式除雪

雪天交通保障事关百姓出行、城市正常运行。“近年来,市交通委高度重视雪天交通保障,修订出台应急预案,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应急力量建设,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应急工作体系。”市交通委安全监督与应急处副处长刘涛介绍。

北京备有4500余名公路应急抢险力量、2500余台套各类除雪机械设备,储备必要的融雪剂、防滑料等物资。坚持机械化除雪,提高作业效率,力争做到雪天随下随清。针对雪天气温偏低易结冰的特点,加强道路巡查,及时处置路面结冰,特别是对弯道、陡坡、背阴和桥区等重点路段以及夜间和凌晨等重点时段,加大巡查和清理力度,严防“地穿甲”。

如何让北京“交通动脉”做到“雪停路净”?首发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京藏、京港澳、机场高速这样的交通大动脉上,可以一次性投入十几台甚至几十台除雪滚刷、除雪铲,组成“集团军”进行整体式推进;对于其他路段,则分配相应数量的设备进行同步清理,确保在雪停后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全路网“全面打通”。据介绍,首发集团配备专业除雪设备600余台套,其中核心设备扫雪滚刷达到每5公里一台,除雪车达到每10公里一台。

多用“钢铁扫帚”少用融雪剂

为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北京交通行业践行“绿色除雪”理念。

首发集团介绍,养护单位改变了过去依赖融雪剂“化雪”的老思路,转变为用机械“除雪”的新模式。只要雪的厚度和条件允许,就优先使用“钢铁扫帚”——除雪滚刷进行物理除雪。融雪剂只用在最关键、机械难以彻底清除薄冰的时刻和地点。

同时,选用环保型融雪剂,其主要成分是有机盐和生物制剂,对桥梁钢筋、车辆底盘、土壤和水体的腐蚀性、污染性远低于传统工业氯盐。

对于坡道、匝道、弯道、背阴路段、桥区和重要交通路段,温度低、易结冰,是高风险点段。在这些位置,雪前或雪初,养护单位还会使用环保型融雪剂进行预防性处理,给路面穿上一层“防冻衣”,防止积雪结冰。

遇降雪公共交通加大运力保障

降雪天气,北京将加强公共交通运营保障。地铁方面,实时监测全网各站运行状态,增加早晚高峰运力投放,视情延长高峰运营时间,缓解车站客流压力。同时,加强对车辆、设备设施的检修维护,尤其是露天区段的接触网巡视。重点保障车辆暖风空调、电加热装置、牵引制动系统、融雪道岔、供电设备等关键部位的运行稳定。

地铁公交方面,雪天路滑难行,为确保市民能顺利坐上公交、减少等候,公交集团动态监控客流,重点对乘客意见集中、满载率高线路增加运力投入。运营车辆加装加厚保暖座垫,隔绝座椅凉意。针对山区、高速等不同线路特点,公交集团提前制定运营措施,适当放宽单程时间,视雪情及时采取断行、停驶和恢复措施。

同时,加强“七站两场”接续运输保障。做好公交摆渡线路和夜间线路保障,适时延长地铁运营时间,及时调派出租车应急运力,保障抵京旅客接续运输。


编辑:王琼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