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0 17:03
编者的话
学习,是一个人一生不能间断的一项任务。要想学得好,不光要努力掌握知识,更要不断总结学习方法、感悟学习过程中蕴含的道理。在学有所思、学有所悟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习是件幸福的事。
平仄音韵长精神
三帆中学裕中校区初三(2)班 杜欣然
周末,桌前的我苦苦思索着一道几何题,眉头紧锁,心中烦闷。忽然,灵光乍现,自以为找到解题之法,然而尝试一番后,却仍是“此路不通”。我叹口气,真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啊!恍然间闪过一念:易安写此句时,是何心境呢?想到这儿,我放下浮躁之心,耐心寻找解题方法。
小学六年,在老师和妈妈的带领下,我背下许多古诗。不过当时年纪尚小,我体悟不出那平仄背后蕴含的情感,只是懵懂地在平仄之间游走。每当别人夸我背得好时,我心里美滋滋的。
然而少年的心事难以捉摸,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突然讨厌起诗词来,渴望挣脱音韵的束缚,像匹野马,奔向更广阔的原野。妈妈看到后,并没有责怪我,只是默默收起《千家诗》,码在书柜的最高层,“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那些诗句,消失在我茫茫的记忆中。但妈妈依然常常吟诵那些我们曾经一起背过的诗,偶然询问起,她说时间长了会忘记,应该时常温习。我撇撇嘴,不以为然地走开了。
有一天,我回家愤愤地和妈妈诉说学校里遭遇的“不公”:我和另一个同学都想担任历史课代表,老师却选择了后者。我激动地“控诉”着,不经意间蹦出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妈妈微笑着说:“你记不记得还有一句诗,说的是即便遭受挫折也要坚韧不拔地追求梦想?”我想了想说:“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妈妈顺手将一杯新泡好的茶递给我,我小口啜着,茶香满心间。是啊,我对历史的喜爱怎会因这小小的挫折而改变?原来,那些平仄之韵早已在不经意间融入我的灵魂深处,成为我的力量源泉。
再次翻开发黄的书页,一切还是那么熟悉。学业紧张时,利用碎片时间翻上两页,读读记记,心头的郁闷就在不知不觉中化解掉了。那些音韵仿佛将我带到了一个诗香满屋、花香满地的地方。
指导教师 赵娟
纠结中的领悟
八十中管庄分校初三(2)班 徐瑶
在所有人奋笔疾书、笔尖与纸摩擦出火花时,只有一个人兀自踌躇,笔悬在半空,很久没有落下。那是一场语文考试,当看到两个作文题目二选一时,我停了下来。
题目一是我写过的,可是隔了很长时间,许多细节已经记不清了;题目二并不难,我也有些小灵感,但临场发挥总会有风险。我在横线上填下题目二,思忖,又将其涂掉。
彼时,选出一个作文题俨然成了一道难关。我将两篇作文的提纲在脑中罗列,每一篇都显得完美无比,可若在纸上写下一字,又难比登天。题目一如野芳发而幽香,我欲采下一朵,又恐事小平淡错失高分。题目二像未知的国度,我欲叩开尘封的大门,又怕荆棘满地、道阻且长。尽管我心急如焚,汗如雨下,却还是一筹莫展。
我看着试卷被手心的汗水浸湿,慢慢变软。同学们翻动试卷的声音让我烦躁,窗外刮来的风让我战栗,监考老师凝望的目光让我坐立不安。抬头看表,距考试结束只剩30分钟了。
那一次,我最终在仓促中完成了考试,分数意料之中的不理想。我懊悔,懊悔自己又重复了十几年来频犯的错误——因纠结而坐失良机。回顾以前,我曾有多少次在纠结中裹足不前,多少次与机遇擦身而过。再想想,曾雄踞一方的袁绍,不也因优柔寡断而断送了江山吗?
痛定思痛,纠结是什么?纠结其实是胆小、懦弱、害怕的表现。人们之所以深陷在纠结中,是因为患得患失,不会取舍。其实,得与失本就是相对的,在得到的同时,也一定会失去什么。而纠结,便是得失之间,不明不白、不清不楚的灰色地带。
以我自己的经历看,踌躇在这个灰色地带里的人,才是真正的失败者。因为他没有做出选择的勇气,更失去了承认自己错误的能力和理应享受成功的自信。或许我还不能马上克服犹豫不决的弱点,但我会吸取这次考试的教训,慢慢学着领悟取舍之道。
指导教师 路丁丁
阻力
一七一中学初三(4)班 张睿清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种种困难。有人能咬牙坚持克服困难,有人却知难而退、向困难低头。以前,我就属于后者。
数学压轴题一直是我的噩梦,每当看到繁复的压轴题,我总有一种错觉:弯弯的二次曲线犹如一张扭曲的笑脸,好像在嘲笑我对它的无能为力;许多个图形堆叠在一起形成的几何题,犹如万花筒中的画面,让我眼花缭乱。久而久之,我便生出了畏难情绪,考试时做到压轴题,就胡乱蒙几个答案填上空,想也不想地放弃,转而去检查其它的题目。
偶然一次,我与一个朋友谈论起各自的文具。我喜爱写起字来顺滑通畅的“高级笔”,但因为它用起来格外轻松,我写出的字总是十分潦草。朋友用的笔再普通不过,可她写出的字却工整漂亮,一丝不苟。我有些好奇,借过她的笔在纸上写了几个字,只觉得笔尖阻滞感很强,远不如我的“高级笔”写得顺畅。那她是怎么写出漂亮字的呢?我疑惑地想。
我拿起她的笔,学着她的样子端正地坐在桌前,手稳稳地握住笔,努力地控制笔尖的移动。我竟一改往日龙飞凤舞的写字习惯,细细地写好每一横、一竖、一撇、一捺。笔尖与纸面摩擦着,因阻力响起微弱的沙沙声。我像朋友那样小心地起笔、运笔、顿笔、收笔。写完几行字后,我惊讶地发现,我的字迹也变得规范、整齐了。原来,只要我能静下心来写字,就算是用普通的笔,也能写出一手好看的字。
以往无法接受摩擦阻力,只肯用流畅的笔写字,就像我做数学题时不愿静下心研究难题,只愿停留在容易的题上一样。面对阻力,我们应该平心静气地寻找方法克服它,才能在逆境中不断提升。一味退缩和畏惧,只会让我们短暂地逃避现实,久而久之,丧失自信。克服阻力后取得的成功,往往给我们带来苦尽甘来的幸福感和自豪感,助力我们走向下一阶段的成功。
指导教师 洪晔
拼搏的滋味
十二中科丰校区初三(3)班 梁译匀
还记得初二下学期,生物地理小中考的紧张气氛早已全速逼来,所有人都在向前奔跑,而我显然还没有做好准备。眼看考试一日日迫近,我却还没理清从哪儿开始复习。
50分,我不知该选“真菌”还是“细菌”;48分,我迷失在气压带的边界中;47分,我在填空中写了错别字……就在我晕头转向找不着北的时候,周围的同学们已经在埋头苦干拼满分。“译匀,回头看看,还有退路吗?”在老师睁得圆圆的眼睛里,我看见了深深的悬崖。“去刷知识点吧,肯定可以提分。”我惶惶地翻开教材,开始拼命追赶。
背!无数的知识我好像都见过,却又说不明白。读!大声读了数遍,竟然读出了之前没有发现的要点。深呼吸,再背!背完知识点开始刷题,刷到错题就比对着知识点订正。渐渐地,我找到了区分真菌和细菌的钥匙。喝一口妈妈送来的咖啡,写!刷过三个知识点再回头复习第一个的重难点,错的就写下来,一遍、五遍、十遍……易错字刻在脑海中,等压线烙在记忆里。这样过了两周,我在听课时,第一次感觉到老师讲的内容如此清楚。
终于,我在一次模拟考试中得了60分!我忽然发现,在临近地理课和生物课时,我会不自觉地兴奋起来。我甚至发现,自己竟然期待着测试的来临,期待看自己进步了多少。
考试前一周,好多次躺下就睡着,梦里的细胞、黄河、长江、种子、高茎矮茎搅成一个混沌而又丰富的世界。终于走上考场,铃响、交卷、结束!我微笑着走出考场,也得到了满意的分数。
原来,有些事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看到希望,在该拼搏的时候拼一把,收获的不只是分数。一次考试,一场拼搏,不管未来将会多么艰难,我都相信,只要我全力以赴,就会有更好的明天迎接我。
指导教师 尚昱
学习是件幸福的事
人大附中实验小学早培六(5)班 陈梓缇
电影《阿甘正传》中有一句经典台词:“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滋味。”我觉得学习也是这样,学习的滋味就像一盒未知的巧克力,吸引着我们在知识的世界里探索。
第一块入口,丝滑甜美。这就好比我们对某个知识点掌握得很好,一点就通,学起来自然很有兴趣,而兴趣又增加了我们对学习的热情。这就是快乐学习的源泉,我们会把精力全心全意地投入进去,品尝学习带来的甜。
迫不及待地拿出第二块,竟然是苦的!是呀,学习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下了很大功夫,最后还是不如人意。此时,不妨换一种心境面对挫折,把它当作学习道路上的伙伴,与它并肩同行。这个“伙伴”会时刻提醒我们砥砺前行,容不得我们半点松懈和马虎,它终将在胜利的终点线上微笑着和我们挥手道别。
第三块巧克力是咸味的,这一定是汗水的味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鲜花和掌声的背后,谁知道流了多少汗水?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磨炼中我们挑战着一座座高峰。
最后,从盒子里摸出一块彩色巧克力,单看它绚丽的颜色就让人无比兴奋。这就好比我们身处的大千世界。时代在变化,科技在发展,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有太多的领域需要我们去学习和探索。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这个神秘的“学习盒子”,里面不光有“巧克力”,还装着智慧、挑战、机遇、梦想……珍惜每一个学习的瞬间,它便会伴我们不断成长。
学习是件幸福的事!
指导教师 呼全胜
*我思我想*
论偏见
十八中初二(1)班 巴圣恩
日常生活中,人们难免会因为对一些事情意见不同而发生争执,每当这时,双方都觉得对方太过固执,自己则句句在理。那么,为什么一些人会坚决认为只有自己的观点才是对的?换句话说,为什么人有时会产生偏见?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思想家苏格拉底曾说过:“承认自己的无知,乃是开启智慧的大门。”话虽如此,承认无知仍是一件非常有挑战性的事,因为这样可能会遭到别人耻笑。即便别人不耻笑,自傲之心也会让自己难以接受。所以,只有真正谦虚的人才能“开启智慧的大门”,纠正自己的认知错误。
我们必须承认,人类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实在太渺小了。面对真理,人必须保持充满好奇的谦卑之心。不要忘了,“学”字里面有一个“子”字。这是什么意思?这说明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在知识面前像孩子一样充满求知欲。但事实是,当人们逐渐长大,内心渐渐浮躁,对事物渐渐失去好奇心,也不再那么容易听进去别人的忠告与批评,于是越来越自大。盲目自大是导致无知的主要原因。
所以当我们发现别人的观点和自己不一样时,应该一起去探求真理。其实,偏见可以被视为一种常见的错误,人类就是在不断纠正错误中进步的。纵观历史,许多少数民族政治家勇于消除民族偏见,积极向外族学习先进的文化,推动社会发展。人类社会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再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是修正了一个个观念上的偏见,才变得越来越开放和文明。
为了在生活中消除偏见,我们可以做出改变。放下世俗的虚荣和自傲,在面对知识时尝试保持尊敬与谦卑,激发自己的求知欲。这样,我们在消除偏见的同时,也获取了新知。愿我们能够时刻牢记苏格拉底的名言,在智慧之路上越走越远,持续成长、进步。
供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