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9 10:20
编者的话
听戏、弹琴、跳舞、习字……当生活令人焦躁不安的时候,总有一种兴趣爱好,能让我们暂时忘掉烦恼,放松身心。自得其乐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愿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减压神器”,做生活的“乐之者”。
戏迷
北京小学六(1)班 宫智晗
我的姥爷是戏迷。平时看电视,他不只自己看,还常让我陪他一起看。“这戏,是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比那流行歌好听多了!”我却撇撇嘴,不以为然。
一次,姥爷在看电视的时候突然眉毛一抬,眼睛一眯,嘴巴一咧,小跑着冲我妈奔去。“停停停,先停下手中的事,听我说。”“您说。”我妈并没有停下手中的事。“刚才我听说下周六天桥剧场有京剧演出,你带我去吧!”“下周六……”我妈稍加思索后答道:“不太行,我可能没时间。”听到这个消息,姥爷没有放弃,仍在做着努力:“哎呀,就这一次,你就把我送到那儿,然后你该忙忙,咋样?”他眼睛瞪得大大的,露出请求的眼神。“真的不行,您又不会使手机,您一人去我不放心,就在家里看吧。”我妈说。
“那怎么一样!”姥爷噘着嘴,皱着眉头,小声嘟囔着走了。“姥爷姥爷!”我凑到姥爷身边问:“戏曲真有那么好看?让您这么着迷?”“哈哈哈,那当然!戏曲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有京剧、评剧、粤剧、黄梅戏等等,还有各种唱腔,是真真正正的中华经典!”
接下来的几天,姥爷一直在我妈耳边絮叨:“我这一辈子就听戏这么个爱好,唉……”来来回回就这么一句话,把我妈都说心软了:“哎呦行了,要不然这样,让三宝和您一块儿去!”“行呀行呀,正好,让他见识一下正儿八经的京剧!”姥爷兴奋地说。
“嗯……好吧。”虽然我嘴上说着好,心里还是觉得那些咿咿呀呀的唱腔未必有什么看头儿,但我的戏迷姥爷可是高兴坏了。我妈话音刚落,他就打开衣柜,开始搭配看戏要穿的衣服了。他先拿出一件灰色上衣,在身上比划了几下,又拿出一件黑色的外套,最终选择了黑色的那件,脸上那得意的笑容好像在说:只有这件衣服才配得上现场看戏!
终于到了星期六,我陪姥爷开开心心地看了戏。回到家,我一放下包,连鞋都没来得及换,就跑到妈妈跟前兴奋地说:“妈妈你没去看戏真是太可惜了!那关公演的,真是绝了!我现在觉得京剧一点儿也不枯燥!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我说着说着就唱了起来,唱着唱着就演了起来。妈妈说:“咱们家,又多了个小戏迷!”姥爷听了,也跟着笑了。
乐之者
海淀区尚丽外国语学校六(10)班 张君瑞
临近期末,书籍与试卷编织成了一张网,将我困于其中。一觉醒来望向窗外,似有雪光盈盈,于是我毅然逃出家门,去呼吸新鲜的空气。
细雪夹着寒风迎面而来,在耳畔奏起交响乐,不,不只是它们的声音——好像还有人声。我循着抑扬顿挫的朗诵声望去,竟然看到一名环卫工人,坐在满是枯叶的三轮车上,专心致志地背诵《琵琶行》。
我缓步走上前。只见他皮肤黝黑,穿着褪色的橙色工作服,仰着头,左手拿着一个小笔记本,本子扣于胸前,右手在背后握着扫把的长柄。恍惚间,我真以为遇到了古代的诗人。他注意到我,转过头冲我不好意思地笑笑,一脸敦厚朴实。
“俺是不是吵着你啦?对不住啊,你这个小娃娃咋不在家多睡一会儿?”“没有没有!您的诗背得真好!”“见笑了见笑了,不能跟你们学生娃娃比,你们都是有知识有素养的人,俺就是个庄稼人,没啥文化。”
他的谦卑令我有些心酸,我说:“才不是呢!大叔您比我厉害多啦,我现在也觉得学习累,可您还能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多厉害呀!”
大叔却说:“俺这也不算啥学习,就是小时候那会儿想当诗人,但是一直没机会,这不,到现在了才找到机会,多学学以前别人咋写,俺自己也好创作。”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笔记本给我看,那一笔一画间写满了独属于他的坚持与感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位大叔对诗歌的热爱深深感染了我。学习的机会是多么宝贵,我们应该珍惜学习的机会,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做一个“乐之者”。
指导教师 荣美霞
墨缘
一七一中学初一(14)班 付梓轩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并爱上了中国书法。转眼七年过去了,它既是我最好的伙伴,也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更是平时的减压静心神器。
记得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个周末,爸爸带我到一个商业区遛弯儿,一会儿让我试试弹钢琴,一会儿让我体验一下编程,好像那天必须强加给我一个爱好似的,我心里特别反感。看他又在一家舞蹈班门口停下,我故意转过头不理睬。这时我发现对面有一个书法培训班,教室装饰得古色古香,透过橱窗看着满墙的书法作品,我感觉挺好奇也挺有意思,于是拉着爸爸的手走进了书法培训教室。当时我琢磨,上一节试听课后就再也不来了,没想到,正是这一个小时的试听课,开启了我与书法七年的缘分。
课上,我一边听老师对这项传统文化的介绍,一边哆哆嗦嗦地用毛笔在宣纸上画了几十条横道道,手上、衣服上沾满大大小小的墨点儿。回家的路上,我跟爸爸说想继续学。
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已经第十次课啦,老师还在让我画横道竖道,我感觉自己已经写得又快又直了,墨汁也蘸得恰到好处,笔锋控制也有了感觉。我忍不住申请写楹联,老师却说,带着急躁的心情是练不好字的,每个汉字无论结构多复杂,都是由最基础的笔画构成的。这好比盖一座楼,只有每块砖质量上乘,盖出的楼才能是精品。
我觉得老师说得有道理,就潜心练了一年半的横竖撇捺,后来在一次书法比赛中居然得了三等奖。兴奋的我有点儿飘飘然,在颁奖典礼时看到获得一等奖的作品后,还有些不服气地问老师:“怎么没觉得比我的好?”老师只说了一句话:“他的笔画把控比你更稳健、更流畅、更劲道。”冷静下来的我确实看到了差距,于是继续默默练笔画。几年下来,我练习的宣纸摞起来已经有几米高了,毛笔也用坏了十几根,都没舍得扔,我的书法水平也有了长足进步。
如今,我学习劳累时会写上一幅字,心情烦躁时会写上一幅字,考试成绩优秀时也会写上一幅字……慢慢地,书法已经融入我的生活,成为一种习惯。今年升入初中,学业任务重了,本以为练字的时间要少了,没想到我们学校专门开设了书法课,真是太巧了!老师以史为线讲述书法知识、书写技法和创作技巧,让我获益匪浅。
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热爱书法,一定会继续学下去,做这门古老艺术传承和发展的小使者。
指导教师 孟璟
成熟的刹那
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国际部高一(2)班 刘依萱
窗外,金光洒在硕果累累的柿子树上,照得那一个个成熟的果实越发透亮。那是去年秋天的一个周末,我迎着秋日暖阳,走进舞蹈教室,开始了每周最让人开心的音乐剧学习时间。
随着《小美人鱼》乐曲缓缓响起,音乐剧中的一幕幕情景浮现在眼前——夜幕低垂,水波荡漾,一个个微小的水泡浮出水面,小美人鱼碧绿的尾巴破水而出,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后隐没于涟漪中……我与小伙伴们沉浸在音乐中,一边轻启歌喉,一边舒展身姿,随歌曲情感起伏而翩翩起舞。
转一个圈,接一个跳跃,然后摆动双手,用身体模拟海底轻盈柔软的水草……每一个动作经过千百次的练习早已熟谙于心。不知不觉中,一曲毕,我却仍沉浸在方才的乐曲中,细细回味。
从镜中看到自己起舞时的模样,竟然有些令人难以置信:那个舞姿轻盈、嗓音清脆、眼神明亮又坚定的少女,真的是我吗?几个月前初学这首歌曲时,我还笨拙如新生雏鸟,而如今,经过数月反复打磨,我已然长成羽翼颇丰的小天鹅,在音乐剧的世界里自由自在地翱翔。我垂下头,注视着自己露出破洞的舞鞋,突然意识到,这份成果来自于几个月的勤学苦练,舞鞋的破洞,见证着我为热爱所付出的点点滴滴。
抬头望向窗外柿子树上那丰满的果实,我展颜一笑。我想,我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成熟果实,那就是——怀仰望星空之心,行脚踏实地之事。为梦想,甘愿苦其心志也不放弃;为热爱,翻越千山万水也在所不惜!
多么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我能再次回到那间明亮的舞蹈教室。
动人的乐章
北师大实验华夏女子中学七年级(5)班 汪妍君
钢琴奏响,乐声如海浪涌进我的耳朵,带着童话中特有的蓝色。我沉浸其中,心情愉快。
练习曲,着重于节奏感与速度的训练。弹练习曲时,随着乐声的起落,我的手指在小范围内上下翻飞,有力地弹奏出一个个紧凑的音符。虽然手上的节奏很快,但身体和心情却很放松,此时的我似乎卸下了所有烦恼、忧虑、压力和一切让我感到沉重的东西,大脑彻底清空,尽情享受音乐本身。这种感觉,让我乐在其中。
我最喜欢弹的两首曲子是《旱天雷》和《克罗地亚狂想曲》。《旱天雷》描绘的是农民久旱逢甘露的喜悦。弹《旱天雷》时,手指从短促地跳动转为流畅地滑动。乐声流动之际,我仿佛看到农民牵着耕牛走在雨中的田埂上。农民对雨的喜爱,恰如我对钢琴的喜爱,这种爱,让我能更好地理解乐曲所传达的感情。
《克罗地亚狂想曲》则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当曲调渐渐变得激昂,我的手指飞快地在琴键上跃动,按下琴键的力度也强了几分。我将所有热爱、所有激情、所有希望都倾注到演奏中。当乐曲被手指的舞动推向最高潮时,我忽然想起小时候练琴的艰难。现在,我才深深地意识到:黑夜后,自有黎明的曙光;暗林外,自有田野的鲜亮。经历的磨练都是有意义的,恰如人们坚信战争终会结束,风雨过后终将鲜花灿烂。这,是一种信念,一种不向艰险低头的信念,一种相信苦后自有甜的信念,一种不服输、不放弃的信念。
蔚蓝色的海水卷起霜雪般的浪花,拍向记忆的海岸线。钢琴在我眼中,就像阳光下一道流光溢彩的海浪,带给我身心的放松、精神上的鼓舞与坚定信念。
指导教师 李静波
*我读名著*
我听懂了蝉的声音
——读《昆虫记》有感
陈经纶中学本部初二(3)班 王倩兮
我很喜欢法国作家法布尔写的《昆虫记》,尤其是其中写蝉的那篇,非常有趣。之前我并没有好好观察过蝉,读完文章我才去仔细观察了这种生物,发现雄蝉确实是“用生命歌唱生活的天才音乐家”。
“无论饮水的时候,还是走动的时候,它们从来没有停止过演奏……蝉的听囊在体内,即使喧哗的声音也不能使它受到惊扰。站在蝉的背后,你尽管拍手,吹哨子,高声讲话,它都满不在乎,仍旧镇静地演奏它的音乐,好像没有事一样。”书中还说,即使在正在叫的雄蝉后面点一个大土炮,它也不会停止歌唱。
真的如此吗?我和朋友决定试一试。那是一个炎热的夏日,我和朋友在一棵银杏树上找到一只正叫得起劲儿的蝉——深棕色的身体,两扇透明的蝉翼,瞪着鼓鼓的眼睛,跟书上写得一模一样。我们掏出事先准备好的气球,吹得鼓鼓的,然后轻绕到树后,猛地一下扎破了气球。“砰”的一声,树上的鸟儿惊得扑棱棱飞走了,那只蝉却仿佛什么也没发生一样,依旧挂在树干上,继续唱它的歌,甚至没有挪动半分。
我盯着这只蝉沉思良久。或许它真的听不到那么巨大的声响,或许并非不害怕这样突如其来的爆破声。正如书中所言,它所做的一切,是因为热爱,对歌唱的热爱,才让它有了一颗坚定的心,为了歌唱而不顾一切!
一路上,我们看到树上的蝉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上演着精彩的“二重唱”“三重唱”,歌声从一棵树传递到另一棵树。有的蝉半仰着头,有的蝉半趴在树干上,都在卖力地歌唱,小小的眼睛里似乎流露出坚定的目光。
原来,仔细观察,就连一只小小的蝉也能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用心感受,再普通的事物也能给人带来奋进的力量。蝉,为大自然增添了一笔自信与执着之美。而我,仿佛听懂了蝉的声音,也对拥有“哲学家一般的思,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的法布尔先生有了更多的理解与共鸣。
供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