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3 08:36
读一本好书,就像结交了一位良师益友,使我们获益匪浅。今年5月起,市“扫黄打非”办公室面向全市各区中小学生开展了“绿书签”荐书小使者评选活动,得到广大同学的热烈响应。上一期《小苗》已经刊发了部分优秀荐书小使者的作品,本期继续带领大家一起品读小使者们推荐的有趣、有益的好书。
杰出的女科学家
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团结湖分校五(1)班 王楚贻
我想向大家推荐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那就是《居里夫人的故事》。
这本书通过生动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一位伟大女性的不凡人生和她对人类做出的卓越贡献。她在逆境中成长,执着于科学研究,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她的发现不仅推动了原子物理学的发展,更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居里夫人在青年时期就展现出了出众的才华和对知识的渴望。然而,母亲的早逝和贫困的家庭背景,使她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她并没有放弃,仍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学习,努力工作,成为“镭”元素的发现者,最终成为了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书中有很多章节深深地打动着我:在国家最危难的时刻,她挺身而出,独自一人在不同的医院装备了200个X射线室,救助的伤员达到100多万名;在本可以通过“镭”的发现申请专利获得巨大财富的时候,她却选择将研究成果公之于众。她正是凭借这种“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的无私奉献精神,为国家、为全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评价居里夫人:“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里,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居里夫人一生致力于推动科学的进步和人类的福祉,她配得上一切最高的评价。
我相信,读完这本书,你一定会被居里夫人的人生经历和她的科学成就所感动,更会被她面对任何困难都绝不屈服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折服。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家的世界,弘扬科学家精神,透过居里夫人的经历,品味自我人生。
老孩子的智慧
东城区灯市口小学五(2)班 王睿曦
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老孩子”。什么?找孩子?谁家孩子丢了?不是找孩子,而是老孩子!
这位老孩子今年可有499岁了。他来自一个陌生的星球,那里的人一出生就是成年人,而后才十分缓慢地长成孩子,成为那个星球认为的有理智的生灵。有一天,老孩子米舍耳为了完成作业来到了地球,发现这里的一切完全颠覆了他的认知。
地球是成年人的世界,这里对于他一个孩子来说十分不合常理,他不理解地球上所谓的规矩和礼节,甚至握手都让他觉得莫名其妙。米舍耳在地球闹出许多笑话:他满腹正义感地介入了政治,并将已经被市议会通过的决定推翻;他把动物园里的动物放出来,养在自己家里。在他的世界里,金钱没有任何意义,还不如一块草莓蛋糕;跑得快没有任何意义,只要能到达终点就是最大的胜利。
《老孩子的地球之旅》的作者通过描写老孩子米舍耳在地球的每一个小故事、每一个小场景,尝试“唤醒还在沉睡的人类”,告诉成年人不要总自以为是,不要为利益争得面红耳赤,而要“进化”到孩子的心境,来一次真诚的对话。
贴切、有画面感的情节设置,童真与理智的完美双拼,成就了《老孩子的地球之旅》这本书的经典。我们可以做个智慧的孩子,放慢脚步,欣赏一下周围的美丽风景。或许,换个角度思考问题,生活就会变得更加舒适和恬静。
真理的味道
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劲松分校六(12)班 高天启
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是《望道》,这是我爸爸推荐给我的。爸爸说,所谓“望道”就是问道、求道、认道、取道、用道、弘道的意思。这本书讲述了一位叫陈望道的学者,为了求取真理,不辞辛劳,冒着杀头的风险,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
陈望道是浙江义乌人,6岁上私塾,1915年赴日本留学,1919年受五四运动影响回国,1920年初受命翻译《共产党宣言》。他回到农村老家后,收拾柴房,搁上木板,足不出户,挑灯夜战。翻译到忘情之处,他甚至还蘸着墨汁吃粽子,留下了“真理的味道非常甜”这一段名扬千古的佳话。
后来,《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出版发行,引发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强烈关注。《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前进之路;又像一颗火种,点燃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追求真理的火炬。
这本书主要讲的就是这位老先生的一生。虽然,我许多地方还看不太懂,经常需要爸爸来给我讲解,但是,我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深深被革命前辈身上那种坚定不移、矢志追求真理的精神所感动。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认识到了思想的伟大力量,认识到了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来自于无数革命先烈的矢志不渝、前仆后继。现在,我将这本书郑重推荐给大家,希望大家也能喜欢它。祝愿大家在读书的道路上收获满满!
鹿的赞歌
石景山区古城二小四(3)班 贾泽毅
读着胡冬林叔叔写的《金角鹿》,我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周围是绿色的树林、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和自由自在的小动物……远处,奏响了一曲鹿的赞歌。
常年在白云山深处生活的作者写了两头鹿的一生:一头是自由驰骋在原始森林的鹿王,它机智勇敢,凭智慧和胆量,一次又一次地在盗猎者黑洞洞的枪口下绝处逢生,最后以决绝的方式结束生命;另一头是人工养殖的瘸脚母鹿,它和善良的主人成了朋友,还给予了一头失去母亲的小牛犊无私的母爱,用亲情、友情善待人类和动物伙伴,在人类世界艰难地生存着。它们的故事让我从中获得不少人生启示。
信念坚定的鹿王,用生命书写辉煌,用不屈不挠创造出生命奇迹。我们应该学习这种高尚的精神。在成长道路上,我们难免会遇到诸多艰难险阻,是停滞不前还是勇敢面对呢?我们要学习鹿王迎难而上的精神,才有获得成功的可能。
瘸腿母鹿则教会我要用爱心帮助他人,用真心与别人交友。假日里,我们可以多做一些公益活动,在学校帮助老师和同学,在家里多帮助长辈做一些家务,以自己的行动感染和带动身边人,把爱传递下去。
《金角鹿》是一曲鹿的赞歌。其实动物与人类一样,有思想、有感情,它们是人类永远的朋友。《金角鹿》这本书不仅拉近了人与动物的距离,更让我从故事中明白了生命的真谛,获得了人生启迪。
守礁军人与孩子
平谷区第四小学五(3)班 陈逸洲
天是倒过来的海,风筝是会飞的鱼。在那碧波万顷的大海上,有流云飞鱼,有孤独的岛礁,还有一群驻守岛礁的海防军人。《风筝是会飞的鱼》这本书就是曾驻守南沙岛礁的军旅作家王棵叔叔根据自己的真实经历创作的小说,我非常喜欢。
全书以一封封书信的形式,将浩瀚无垠的中国南海和河流环绕的江南水乡巧妙地连接,讲述了南沙守礁军人冯太阳与男孩艾齐、夏树之间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冯太阳得知了艾齐的不幸遭遇,决定资助这个孩子。他用鱼皮做了一个手工风筝,随信一起寄给艾齐。给艾齐写信,不仅仅是因为这位南沙守礁军人觉得艾齐需要有人给他写信,还因为这位军人也需要向人倾诉。为艾齐读信的少年夏树也被带入到对守卫海疆的军人生活的无限想象之中,并最终在考入大学后入伍,选择去南沙做一名守礁军人。
军人和孩子在互相了解和彼此走近的过程中,生命互相照亮。这本书通过孩子和军人的共同成长,刻画了一代又一代的南沙守礁军人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对家国和人民的温暖柔情。他们守卫着我们来之不易的和平,让五星红旗在这片蓝色的大海上迎风飘扬。
走近红色年代
延庆区第二中学八年级(2)班 赵轩怡
合上这本《红星照耀中国》,伸展一下久坐的身体,望着窗外飘扬的五星红旗和金灿灿的太阳,我的思绪忍不住又飞回到那个遥远的红色年代,想象着那时红军战士们的生活。
《红星照耀中国》记述了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即后来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的所见、所闻、所感,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在陕北,斯诺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描述他们的言谈举止,追溯他们的家庭环境和青少年时代,试图从其出身和成长经历中,找寻他们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这本书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
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保安”这一章节,它讲述了毛泽东给作者的主要印象:毛主席幽默、机敏、精明又质朴、单纯,是一位相当有天赋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另外,作者还谈到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基本方针,介绍了红四方面军的各种课程和红军剧社的宣传工作,语言风趣幽默,富有吸引力。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到斯诺笔下的中国共产党人用艰苦卓绝的奋斗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旧中国任人欺凌、落后挨打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能取得这一伟大成就的只有中国共产党,他们用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推动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读名著 ★
平凡是不平凡的起点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昌平区第二中学高三(1)班 曹子一
每个人生来平凡。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并未带来任何东西,而当我们离开的时候,也终究带不走任何东西。那么在短短的几十年中,什么样的生活才能算作不平凡呢?
初中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阅读《平凡的世界》,当时我只是为了完成阅读任务而读,并没有太多感受。一转眼我已经升入高三,在这个人生的岔路口,我们即将面临一些重大的选择。于是,我又重新阅读了《平凡的世界》,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孙少安是孙家的大哥,也是作品的主人公之一。他出生于黄土高原上的农民之家,家境清贫,为了支撑家庭,他从6岁就开始帮助父亲干农活。学习优异的他为了帮助家里干活,13岁就辍学回家务农,18岁时成为村里的生产队长,后来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成为第一批尝试承包责任制的农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后来他又尝试开砖窑,几经波折终于成功致富,出钱为家乡双水村盖了一所学校。他的一生,几乎都扎根在了黄土高原的小村落。
还记得第一次阅读时,比起激情四射、书生意气的弟弟孙少平,我总觉得孙少安的骨子里有一股“妥协”。在生活上,他为了供养整个家庭,明明可以去读中学,却选择了放弃;在情感上,因为害怕自己“耽误”了青梅竹马的田润叶,他也选择了退出。似乎在孙少安的生活中,他从来不敢勇敢地去追逐想要的东西。
可再次阅读时,我有了不同的感受。弟弟妹妹读书的校园的确很美,大城市的街道的确繁华,可是对于普通甚至有些贫穷的孙家来说,若没有孙少安与父亲坚强的臂膀去扛起家庭,弟弟妹妹们怎么可能会有这种生活呢?原来,孙少安骨子里的不是妥协,而是责任。少安知道自己可以选择离开家庭,也去追求美好的城市生活,但长兄如父,作为家庭的顶梁柱,他扎根在了黄土中,和父亲一起支撑着这个并不富有但充满了温情的家庭。
孙少安勇敢地追求着自己想要的东西。建砖窑一波三折,经历了失败,他也想过放弃,甚至离开家乡,但是,奋斗拼搏的精神以及对于亲人强烈的责任感,使得他永不言弃。最终,他用汗水浇灌出了新的成果,使人们刮目相看。
他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上进的、坚强的中国农民,他在改革浪潮中敢为人先,在贫穷岁月中不畏困难,在嘈杂尘世间坚定自我。他的生活不如少平、兰香那样丰富多彩,可如果没有这些厚重的单调,我们的生活又怎么能够多彩呢?
再回首,记得每个人小时候的梦想都是不平凡的:成为科学家、宇航员、超级英雄……可是真的长大以后,我们或许早已不再有这种想法,或者不敢有这种想法。但谁说只有坐在科研所中、翱翔于天际间、绽放在舞台上才是不平凡呢?田埂间或是工厂中,无数个“孙少安”是社会运转的直接保障者,他们不伟大吗?
坚守平凡也是一种不平凡,让我们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肩负起责任与担当,在平凡的人生中,闪耀出不平凡的火花。
近期征文:
读后感栏目【我读名著】
阅读古今中外知名作家所著经典名著的心得体会。
长期征稿
自命题
中心思想积极向上的虚构类和非虚构类作文。
长期征稿
投稿须知
一般千字以内,体裁以记叙文、散文、议论文为主。可根据每期主题自拟文章题目。
来稿请以word电子文档投至xiaomiaozhoukan@163.com,邮件标题请注明征文主题和学校,稿件中注明学校、班级、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刊发和联系。
投稿作品应为本人原创,严禁抄袭。作品内容的原创性、合法性等由作者本人负完全责任。如有抄袭等违反规定的行为,经查实,主办方将取消其投稿资格。作者本人还应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法律责任。
《小苗》周刊长期征集北京市中小学生的优秀习作,欢迎大家来稿。
《小苗》编辑组
2023年9月
供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