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眼神
北京日报小苗

2024-03-31 08:41 语音播报

小苗

戳这里关注我们

编者的话

还记得那些曾与你交换过眼神的小动物吗?四目相对时,那温柔的、可爱的、忧郁的眼神,向我们诉说着它们的故事和情感。在这万物萌动的时节,与孩子们一起透过心灵之窗,体验生命的灵动吧!

院子里的猫

清华附中上地小学五(4)班 马芸熙

 

最近,在我家楼下的地下公共空间里,新住进来一只流浪猫。它浑身呈黑棕黄三色,常常低着头,拖着尾巴,从光线比较暗的角落里慢慢走出来,不时回望一下。

一个下午,我去地下室时正好遇见它。它看到我,警觉地停住脚步,和我保持一段距离,观察我;我也停住脚步,两眼圆睁地看着它,不敢移动半步。那个场景,就像正在播放的电视节目,突然被按下了暂停键。我看它气色欠佳,凌乱的毛上有些许血迹,目光中流露出警惕、犹豫和担忧的神情,还略带着些怒气。我把目光移开,四下观望,忽然发现,在那个阴暗的角落里还有四只小奶猫。原来,这只三色花猫是它们的妈妈,哺乳期母猫护崽,怪不得它的目光有点不友好。

第二天,我又来到地下室,用手机录下了那个角落。放大屏幕仔细观察,发现四只小猫颜色各异,它们躲在角落里的纸箱子后面,试探着爬出一点儿,稍微听到点响声,就迅速缩回去藏起来。就像小孩子,妈妈出门不在家,想要出去玩,却又害怕;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出了门,又不敢走太远。这些小奶猫的目光中,充满了好奇,也有一点胆怯。

傍晚,我在院子里散步时,遇见一只白色波斯猫。一看便知它是家猫,趁主人不注意溜出来玩儿。它在小区院子里闲庭信步地遛弯儿,然后挑了一个大井盖,舒服地卧在上面,歪着头打量从它面前走来走去的人们。任凭汽车轰鸣,孩子哭闹,大风呼啸,它就那么淡定地卧着,丝毫没有躲闪的意思。我在它旁边看了很久,直到它的主人呼唤它,过来抱它。这只白色家猫的目光是悠闲的、不屑的,也是神秘的。

夏天雨后,有些流浪猫喜欢趴在阴凉处。一天下午,我发现我家车下面趴了一只黄色流浪猫。它卧在那里好惬意啊!即使听到了汽车发动机响声,也没有走开的意思。爸爸只好下车,耐心地劝它挪个地儿凉快。只见它慢悠悠地扭过头,看了看我和爸爸,向我们投来了不情愿的、柔软的目光。

我观察着不同猫的目光,那或警惕、或好奇、或沉思、或神秘的眼神,积累了多少故事、情感和记忆。我也很想知道,在这些猫看来,我投向它们的目光是什么样的?当它们的目光与我的目光相遇时,猫们在想什么呢?

指导教师 王倩


看落日的乌龟

中教科院朝阳实验学校八(3)班 鄂敬宜

 

太阳缓缓落到地平线下,夜色慢慢吞没了天光。当最后一丝光芒从我眼前消失,一颗流星在我心中悄然划过。我低头望着面前刚刚去世的小乌龟,心里无限悲伤。一切是那么突然:早上我还和它玩来着,没想到放学回来它就……

这只小乌龟是我去年的生日礼物。当它来到我家时,我兴奋极了,给它准备了一只又大又舒适的饲养缸。这只小乌龟自出生后就一直生活在阴暗的地下室,所以它刚来我家时就生病了:眼睛白而浮肿,龟壳也是软的。为此,我们特地给它买了药,喂它吃专门的幼龟粮,每天换一次水,精心照顾病弱的它。

很快,我发现这只小乌龟有一个独特的小爱好——爱看日落。每天傍晚时分,它都会伸出发白的颈,努力睁开浮肿的双眼,看那火红的太阳在斑驳树影间一点一点消失。

这让我觉得十分有趣,但也并没当回事。直到它去世前几天的一个傍晚,我站在它旁边,顺着它的目光向西望去。阳台朝南,仅能望见落日的一点点金边。这时,我听到身后砰的一声,回头一看,原来是小乌龟将饲养缸弄出了响声。它正用乞求的眼神望着我,它想要干什么呢?我仔细观察小乌龟,发现它迷离的眼神中竟然闪烁着太阳的金辉!我忽然明白了:它一定是想把落日看得清楚一些。于是,我将它连同饲养缸一起举向太阳,尽可能地接近那道金光。当我把那缸高高举起时,我周围的一切都模糊了,那一刻,小乌龟仿佛与落日融为一体。

小乌龟只在我家住了几个月。难道它知道自己不久将要离开这世界,才如此留恋落日吗?我是不是帮助它完成了最后的愿望呢?我抬起头,看着天上的星星,仿佛又看到了它那令人捉摸不透的、迷离的眼神。

指导教师 林琳


特别的朋友

北大附小肖家河分校五(2)班 徐钰涵

 

我有一个很特别的朋友,就是我养的一只小狗。我给它起名叫“花生米”,我俩每天形影不离。“花生米”长着一双水灵灵的眼睛,小鼻子是黑色的,耳朵和毛茸茸的小尾巴也是黑色的。它的耳朵尖尖的,总像拨浪鼓一样左右晃动着,四只小爪子软软的,别提有多可爱了。

“花生米”非常贪吃。只要开始给它准备饭菜,它总能第一时间闻到味道,用那四条小短腿飞快地向你跑来,躺在你的脚下蹭来蹭去,四脚朝天地向你撒娇,再用它那两只圆溜溜的小眼睛楚楚可怜地看着你,好像在说:“主人,求求你快点儿,我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花生米”也很聪明。有一天夜晚,我们全家已经睡觉了,正在我睡得香的时候,依稀听见“花生米”来到了我的床边,冲着我叫了起来。我睁开眼睛,看到它两只眼睛像灯泡一样明亮,眼神中充满了焦急。它看见我醒了,立刻跑向厨房,我也跟了过去。一到厨房,果然出事了——燃气灶居然没有关。我赶快上前把燃气灶关上。真是多亏了“花生米”,它是我家的小英雄。

不过“小英雄”也有胆小的时候。最近我家新买了一个扫地机器人,有一天,“花生米”正在地板上睡大觉,一睁眼就看见扫地机器人向它冲过来。这可把它吓得不轻,一下子跳上沙发,等到机器人走开了才跑到我脚边,一副不安的样子,两只小眼睛瞪得大大的,嘴里还汪汪汪地叫着,好像在对我说:“主人主人,有怪兽在追我,我好害怕,快抱抱我。”我赶快把它抱起来,看着它的小眼睛对我眨巴眨巴的,好像还微微地泛起了一些泪光。

这就是我的好朋友“花生米”,一只贪吃又可爱、眼睛会说话的小狗。你是不是也想拥有一个这样特别的朋友呢?

指导教师 李春琳


窗内与窗外

八十中管庄分校初二(1)班 孙艺姗

 

我在窗外,它在窗内。

那是今年二月的一节舞蹈课后,冬日暖阳带着一丝惬意,使人的心情格外美好。午后的蓝天,如清水般纯净透亮,没有一丝杂质。我走在安静的小区里,戴上耳机,听着音乐剧《猫》。身边居民楼的窗户显得有些破旧,但给人一种踏实、温馨的感觉。

不经意地一瞥,竟然撞见一抹橘色。那是一只橘猫,静静地蹲在窗沿上,似乎在享受着日光浴。它橘黄的毛在阳光照射下显得如此夺目,圆圆的脑袋转向窗外,金黄色的眼睛注视着远方,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不知它是不怕人还是目中无人,看到我,丝毫没有躲闪的意思,反倒打量起我这个陌生人。一人一猫,四目相对,久久凝视着彼此。一曲歌毕,我恋恋不舍地跟这只橘猫招手告别。

那日过后,我开始期待每周六课后与橘猫的邂逅。没有语言,没有动作,只有凝视,目光之中,我们仿佛传递着对彼此的喜爱之情。机缘巧合,每周六下课后,那只橘猫和我都会在窗前“约会”。每一次,都是暖阳下,一人一猫,四目相视。

我逐渐习惯了每周一次与橘猫的目光交流。然而,三月的一个星期六下午,我如约而至,却不见橘猫的身影。我不免有些担心,种种不好的猜测油然而生:它是跑丢了?还是生病了?

之后几周,我都没见到它。天已回暖,小区里多了人们的欢声笑语,我甚至有一股为寻猫登门拜访的冲动。偶尔,路边看到一些相像的流浪猫,但它们冷漠的眼神让我敬而远之。

直到最近,那只可爱的橘猫又回到了窗边。我心潮澎湃,手心发热,睁大了惊喜的眼睛看着它。它还是那副老样子,用一双温柔的眼睛看着“老朋友”。这离别后的重逢,让人感到了春天的暖意。


遇见

人大附中初一(12)班 王柳尹


去年夏天,我在郊外的土坑里遇见了浑身被湿黑的泥土包裹着的它——一只麻雀雏儿。我从骄阳似火一直等到繁星低垂,都不见它的父母来找它,于是我在它身上盖了一块眼镜布,用简易保温袋把它包裹好,同时网购了一罐黄粉虫。

第二天中午,我们回到家时,黄粉虫也送到了。我赶紧捧着已经饿得饥肠辘辘的小麻雀,用宠物湿巾擦净它身上的泥土,尝试用小镊子喂它。我打开被蠕动着的虫子填满的罐子,拿住镊子,对准一只虫子夹了上去。被夹住的虫身在镊子尖来回扭动,我皱紧眉头把小虫子送到了小麻雀嘴边。那原本扁尖的麻雀嘴忽然张开成菱形,我迅速丢了一只虫子进去,顺势还喂了点水。

就这样,小麻雀在我的精心照顾下长得很健康。只要我伸出手,它就会眨巴着黑亮的小眼睛,如小毛球一般“滚”到我手心里。晚上睡觉时,它静静地待在我床头柜的木杈上。

我很爱它,但理智告诉我,它终究属于大自然,不能被人类定义为宠物。所以我并没有给它取名字,只希望它将来可以重返自由的天空。渐渐地,棕色的羽管从小麻雀的绒毛中钻出,随着最后一圈洁白的脖毛长出,我预感到了分别的到来。在一个晴空万里的上午,我带着它来到楼下。微风拂面,它精神抖擞,两眼放光。随着一声鸣叫,它“嗖”一声飞上了大树,任凭我呼喊也无动于衷。

我不甘心地大喊:“嘿,真不下来啊?你会吃饭吗?会抓虫子吗?”可人家左瞅瞅右看看,在树枝上蹦得很开心。我无奈地叹息一声,正要往楼道里走,远处传来麻雀“啾啾啾”的啼叫。我回头一看,它已经飞了过来,黑亮的小眼睛里似乎藏着不舍。我轻声说:“走吧!”它扇动翅膀,像飞镖一样飞到了树上。我心中默默地想:你知道吗?其实你的名字早就起好了,就叫“小莹”,晶莹的莹,因为你的眼眸如宝石般晶莹闪亮。

感谢这次相遇。虽然我们无法和野生动物在一起生活,但这段经历会珍藏在我的记忆中。

指导教师 呼全胜


★我读名著 ★

友谊、勇气与梦想

——读《时代广场的蟋蟀》有感

昌平区亭自庄学校三(2)班 宗芃乐

 

蟋蟀在我印象中是一种夏天夜晚鸣叫的昆虫,那叫声让人感觉到夏季的静谧。当老师发了《时代广场的蟋蟀》这本书时,我瞬间被它的名字吸引了,时代广场的蟋蟀和普通的蟋蟀有什么不同呢?我带着好奇开始阅读这本书。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只叫柴斯特的小蟋蟀的传奇故事。它因为贪吃跳进了野餐篮子里,不知不觉被带往纽约最繁华的时代广场。这只蟋蟀幸运地遇到了爱它的小主人玛利欧,认识了老鼠塔克和猫亨利,而且和它们成为了好朋友。柴斯特在好朋友的协助下,发掘出自己的音乐天赋,成为了时代广场的大明星。柴斯特用它的好听的声音回报了好朋友们,帮助小主人家摆脱困境。最后,这位大名鼎鼎的音乐家想家了,在朋友的帮助下,终于回到了深爱的故乡。

读完书,我有很多收获。首先,我被故事中的友谊深深打动。不管是在蟋蟀柴斯特、老鼠塔克和猫亨利之间,还是男孩玛利欧与柴斯特之间,都有着真挚的友谊。当柴斯特面临困境时,朋友们多次为它出谋划策。无论是在它误食钞票时,还是被关进笼子时,朋友们都尽自己所能帮助柴斯特,这种深厚的情感让我很感动。

其次,我明白了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柴斯特来到纽约后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比如被困在迷宫里找不到出口。但它不放弃,不断地尝试并思考,最终找到了出路。当它被一只大鸡捉走,几乎要成为大鸡的晚餐时,它唱歌震慑大鸡,最终成功逃脱。在每一次危机和困难中,它都勇敢面对,积极寻找解决的方法,这种精神值得我好好学习。

最后,我明白了梦想的重要性。柴斯特对大城市生活充满好奇,它发现了自己的音乐才能,甚至成名。然而它最终认识到,每天为围观人群表演虽然光鲜,却让它的生活变得缺乏自由和乐趣。于是,它果断决定回到家乡,追求内心真正向往的幸福。

总之,《时代广场的蟋蟀》这本书让我对友谊、勇气和梦想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认识到爱与思考的重要性。希望你也来读一读这本书。


近期征文主题:

自命题作文

中心思想积极向上的虚构类和非虚构类作文。

长期征稿

读后感栏目【我读名著】

阅读古今中外知名作家所作名篇、名著的心得体会,包括儿童文学名著。

长期征稿

投稿须知

一般千字以内,体裁以记叙文、散文、议论文为主。可根据每期主题自拟文章题目。

来稿请以word电子文档投至xiaomiaozhoukan@163.com,邮件标题请注明征文主题和学校,稿件中注明学校、班级、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刊发和联系。

投稿作品应为本人原创,严禁抄袭。作品内容的原创性、合法性等由作者本人负完全责任。如有抄袭等违反规定的行为,经查实,主办方将取消其投稿资格。作者本人还应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法律责任。

《小苗》周刊长期征集北京市中小学生的优秀习作,欢迎大家来稿。

《小苗》编辑组

2024年2月

《小苗》周刊简介

《小苗》版是《北京日报》上一个专属于孩子们的创作天地!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书写自己成长的故事,展开想象的翅膀,也可以对城市建设提出建议。每周,《小苗》都会在《北京日报》与孩子们准时见面。喜欢朗诵的小作者还可以将自己见报的作品读给大家听。在这里,孩子们可以看到自己一点点长大的足迹。

虽然叫《小苗》,年龄可不小。说起《小苗》的历史,很多老作者、老读者并不陌生。1982年1月24日,北京日报《小苗》专刊创刊。当年,专门为少年儿童开辟专版,这在当时全国的省级党报中还是一个创举。

目前,《小苗》主要刊发北京市中小学生的记叙文和文学名著读后感,内容围绕孩子们的校内外生活和成长感悟。传播方式包括《北京日报》报纸、微信公众号“北京日报小苗”以及《北京日报》客户端等。如今,《小苗》周刊已经成为北京市中小学生作文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之一,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欢迎。

供图:视觉中国

小苗

编辑:张品秋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