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都新趣|北京动物园里,“极危”物种青头潜鸭三代同塘
北京晚报·五色土

2024-06-05 17:13


北京动物园古朴的大门吸引着众多旅游者。这座凝聚着历史气息的雕花石门,正是清末农业试验场的大门。百余年前,这座试验场的设立,便有科学研究之目的。如今,北京动物园更好地发挥了科学研究、自然保护的使命。得益于专业技术人员及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不少动物在这里得到保护和繁育。尤其需要提及的是,“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在这里找到了家园,并将从这里再度展翅,飞入青山绿水间。


青头潜鸭鸭妈妈带着鸭宝宝   李淑红 摄

潜水能手 脆弱一生

走进北京动物园圈养野生动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墙上一行字便跃入眼帘:“我们致力于保护本土的濒危野生动物及生物多样性。”而在这一行字下方,正有一只浅褐色的青头潜鸭标本,细腻的绒毛,晶亮的眼珠,昂首挺胸,姿态不凡。

“这是我们的‘英雄母亲’。”北京动物园圈养野生动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李淑红望着它,温柔地说道。“青头潜鸭是非常脆弱的动物,但这位‘英雄母亲’非常坚强,不仅成功孵化出幼雏,还亲自带大了孩子们,为我们的工作减轻了很多负担。很可惜,三岁多的时候,它在繁殖期意外死亡了。”李淑红给这位“英雄母亲”取名为EC,这个简单的代号,却蕴含着她对这只青头潜鸭的单方面纪念。“我从不当着它们的面叫,这会影响到它们的生活。”

青头潜鸭是雁形目鸭科潜鸭属的水鸟,体型较小,胸脯圆润,身上有“青绿——棕红——白”三种对比分明的羽色。乍一看去,青头潜鸭与我们平常所见的鸭科动物并无太大不同,可实际上,它已经面临着灭绝的风险。根据相关调查显示,2020年全国共记录到青头潜鸭个体仅1500余只(据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2020青头潜鸭越冬期全国同步调查》),堪称“鸟类中的大熊猫”。2012年,青头潜鸭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极危”物种;2021年,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保护行动,迫在眉睫。

作为北京动物园“青头潜鸭的引种和人工孵化技术研究”课题项目负责人,李淑红在过去的5年里,全心地投入到了青头潜鸭的易地保护和繁育工作中,帮助这种濒危动物从一颗颗淡黄色的卵,逐渐长成能够上天入水、独当一面的健康个体。该项目从2018年启动,通过引种、人工孵化等过程,建立了我国首个青头潜鸭人工种群。目前,已成功实现了青头潜鸭三代的繁育,数量已有76只之多。“这里面从1岁到5岁的都有。”李淑红自豪地说,“由于青头潜鸭在野外的数量极少,相关研究资料欠缺,我们还不能确定它们的正常寿命是多少。但根据我们的繁育经验,5岁是正值壮年。”


北京动物园的青头潜鸭群 李淑红 摄

说起来,青头潜鸭的本领可不小:它可以飞翔,可以游泳,也可以潜水,这正是其“潜鸭”名字之来源。动物园水禽湖里与它亲缘关系比较近的,有狭嘴潜鸭属的赤嘴潜鸭。青头潜鸭潜水本领很不错,一般能潜2米至3米,有时候能到5米甚至8米。这种潜水本领,让它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获取食物。那么,这么一种“潜水好手”,为什么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呢?

“野外经常出现的人类活动影响,是一大原因。比如,有很多地方下设渔网,青头潜鸭潜水时被网住了,它憋气的时间也就那么一会儿,很容易就死了。”李淑红介绍道。而除了栖息地丧失等外在原因之外,李淑红提到了一个词——“脆弱”。这种物种特性上的脆弱,正是导致青头潜鸭濒危的原因之一。

李淑红解释道,“青头潜鸭的脆弱,很难用一两句话去概括。这种脆弱几乎伴随着它出生到成长的整个过程。”在参与繁育工作之前,她也没有想到能面临如此之大的挑战。

繁育成长 关关难过

第一道难关,就是孵化。青头潜鸭喜欢出没在芦苇、香蒲、荷花等植被茂密、隐蔽性较高的湿地生境中,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水生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也达到了高峰,为青头潜鸭育雏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它们在这里营巢、产卵、孵化和育雏,同时也面临着天敌如黄鼠狼等的威胁。鸭妈妈在孵化过程中,如果受到了扰动或惊吓,出于动物的求生本能,就会弃巢逃跑。这些被遗弃在巢里的蛋如果不及时救回,就再也孵化不出来了。“所以,我们必须要快马加鞭,将这些被遗弃的卵带回动物园的孵化室,放到孵化机里去孵化。这里面就有很大困难,比如说这些卵已经被遗弃很长时间了,温度偏低,怎么办?我们要想方设法攻破这个技术。没有人知道青头潜鸭的孵化温度和湿度应该是多少,我们就只能根据北京动物园近几十年的人工孵化的经验,一点点地调整温度、湿度,然后根据胚胎发育情况去摸索适宜的孵化条件。”一枚未发育的青头潜鸭卵在人工孵化条件下,从孵化到出壳平均要历时26天至27天。


青头潜鸭孵化繁殖  刘峥 摄

第二道难关,是成长。李淑红介绍道,正常情况下,一般3个月左右,小鸭子可以离开妈妈独立生活。为了让它们能够更好更快地独立,动物园工作人员还想到了“互帮互助”的巧妙办法,让生存能力更强的绿头鸭带着青头潜鸭一起生活。“绿头鸭是强势物种,它一出生,就会自己觅食、自己营水、自己休息、自己游泳,在成年之后也非常具有极强的生存能力。”这种耳濡目染的方式,直接地带给了青头潜鸭必要的生存智慧。“青头潜鸭对于天气变化也非常敏感,现在六七月份,夏季天气炎热,但是也面临着有暴雨的情况。青头潜鸭很容易因为这种突然的天气变化而生病,乃至死亡。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心痛的事情。我们只能不断地观察,不停地就是找出个体死亡的原因,然后根据经验给它们创造更好更适合的环境,让它们健康地活下来。”

第三道难关,是繁殖。青头潜鸭的繁殖期是3月到8月,时间比较长,有些比较强势的个体可能在2月份就开始“找对象”了。雄性青头潜鸭经常会三五成群,追逐雌性,在这个过程当中,就会做一些标志性的求偶动作,比如头颈后仰后甩,或者是颈部拉伸。在配对成功后,两只鸭子会脱离群体,独自成立“小家庭”,一同筑巢育雏。但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发生交配过度、天敌侵扰等意外状况,导致个体死亡或繁殖失败。“青头潜鸭筑巢,不是像有些鸟类那样是一次性盖好的,它是先用稻草等搭建一个框架,产卵之后,再一点点地用自己身上的绒毛去完善它们的小窝,最终建成一个完美的家。”但可惜的是,相比于其他的水鸟,青头潜鸭的巢似乎更容易被喜鹊等天敌发现。“其实它们筑巢也算是比较隐蔽,但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发现同一时间,它们的巢总是更快被发现,像喜鹊、黄鼠狼之类的天敌,总是第一批就吃掉了它们的蛋。”李淑红无奈地说。


青头潜鸭幼雏 李淑红 摄

那么,为什么不能将它们与喜鹊等天敌完全隔绝呢?面对这个问题,李淑红笑着解释:“任何一个物种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动物园本身也是一个小生态。喜鹊也要觅食,也要育雏,我们不能过多地干扰。而且,我们的目的是帮助青头潜鸭实现独立生存,如果是全方面无微不至的保护,那么以后它们到了野外,也还是会面临危险的。”

目前,北京动物园青头潜鸭人工种群的繁育,已经从人工圈养阶段,过渡到了半圈养的状态。“所谓的半圈养状态,就是在野外给它们制造一个适合它们的生存栏,等它们在这个半人工环境里生存了,繁殖了,产生了幼雏了,我们才会着手进行下一步的野外放飞。”

目前,青头潜鸭们正在适应中,如果一切进展顺利,预计会在河北衡水湖国家自然保护区进行放飞,让这些已经变得更加坚强的青头潜鸭们重归自然。

“如果以后在野外,我们真的观察到了青头潜鸭,该怎么做呢?”我问。

“不要干扰它。”李淑红笃定地说。

科普

●青头潜鸭

雁形目鸭科潜鸭属的鸟类。雄鸟头和颈黑色,并具绿色光泽,眼白色。雌鸟头和颈黑褐色,头侧、颈侧棕褐色,眼先与嘴基之间有一栗红色近似圆形斑,眼褐色或淡黄色。

青头潜鸭翅强而有力,飞行甚快,也能很快的在地上行走。主要以各种水草的根、叶、茎和种子等为食,也吃软体动物、水生昆虫、甲壳类、蛙等动物性食物。

●赤嘴潜鸭

雁形目鸭科狭嘴潜鸭属的鸟类。个体比绿头鸭小,体长45厘米至55厘米,体重1公斤左右。雄鸟头浓栗色,具淡棕黄色羽冠。上体暗褐色,翼镜白色,嘴赤红色。下体黑色,两胁白色,特征极明显,野外容易辨别。雌鸟通体褐色,头的两侧、颈侧以及颏和喉灰白色,飞翔时翼上和翼下大型白斑极为醒目,野外特征亦很明显。

赤嘴潜鸭主要栖息在开阔的淡水湖泊、水流较缓的江河、河流与河口地区,也常出现在公路两侧的水泡中。食物主要为水藻、眼子菜以及其他水生植物的嫩芽、茎和种子,冬季有时也到农田觅食散落的谷粒。

●绿头鸭

雁形目鸭科鸭属的鸟类。雄鸟头、颈绿色,具有辉亮的金属光泽。颈基有一白色领环。雌鸟贯眼纹黑褐色,上体亦为黑褐色,具棕黄或棕白色羽缘,形成明显的“V”形斑。主要栖息于水生植物丰富的湖泊、河流、池塘、沼泽等水域中,主要以野生植物的叶、芽、茎、水藻和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软体动物、甲壳类、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

燕都新趣

编辑:姜宝君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