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登长城 怀人思英烈
北京日报小苗

2024-06-08 08:17 语音播报

小苗

 

二十四中初一(4)班 杨翔宇

 

我出生那天恰好是端午节。从我记事起,每年过生日,爸爸都会带全家攀登京郊不同的长城。我很开心,但也不解:为什么我家端午节要登长城,我的生日礼物不是甜美的蛋糕而是奋力的攀登?我也曾问过爸爸原因,“你多走走看看,多想一想就会明白了。”爸爸带着我看遍八达岭、居庸关、慕田峪、黄花城,长城的伟岸风姿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根。

升入初中前的端午节,爸爸带我来到密云的古北口蟠龙山长城。时值仲夏,四周群山连绵起伏,山上到处郁郁葱葱。漫山遍野的树木高大挺拔,仿佛千万个英勇不屈的士兵。我们气喘吁吁地登上了蟠龙山长城的制高点将军楼,四下极目远眺,历史沧桑感扑面而来,比纸上的文字更让人感到震撼。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爸爸铿锵有力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孩子,这是屈原的《九歌·国殇》中的诗句,说的是那些为国献身的将士们,他们宁死不屈的精神与长城精神是一脉相承的。”爸爸停顿了一下,继续说:“你知道吗?1933年在长城沿线发生过抵抗日本侵略者的‘长城抗战’,古北口长城就是当年的战场,将军楼就是战斗最激烈的地方。当时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很差,但面对强敌,中国军人誓死抵抗,在古北口长城脚下就有360多名阵亡将士合葬在这里。”

望着眼前的断壁残垣和墙上的斑斑弹痕,我轻轻触摸长城上的一块块砖石,内心深处不禁波澜起伏。这一刻,我明白了爸爸在每年端午节带我爬长城的用意:端午登长城,怀人思英烈。端午节,在南方,人们划龙舟纪念屈原,在北京,我们可以通过登长城的方式追思爱国前辈。想到这儿,我心中不由响起每个中国人都无比熟悉的旋律:“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指导教师 段秀丽



北京日报小苗近期征文主题

自命题作文

中心思想积极向上的虚构类和非虚构类作文。

长期征稿

读后感栏目【我读名著】

阅读古今中外知名作家所作名篇、名著的心得体会,包括儿童文学名著。

长期征稿

投稿须知

一般千字以内,体裁以记叙文、散文、议论文为主。可根据每期主题自拟文章题目。

来稿请以word电子文档投至xiaomiaozhoukan@163.com,邮件标题请注明征文主题和学校,稿件中注明学校、班级、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刊发和联系。

投稿作品应为本人原创,严禁抄袭。作品内容的原创性、合法性等由作者本人负完全责任。如有抄袭等违反规定的行为,经查实,主办方将取消其投稿资格。作者本人还应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法律责任。

《小苗》周刊长期征集北京市中小学生的优秀习作,欢迎大家来稿。

《小苗》编辑组

2024年5月

《小苗》周刊简介

《小苗》版是《北京日报》上一个专属于孩子们的创作天地!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书写自己成长的故事,展开想象的翅膀,也可以对城市建设提出建议。每周,《小苗》都会在《北京日报》与孩子们准时见面。喜欢朗诵的小作者还可以将自己见报的作品读给大家听。在这里,孩子们可以看到自己一点点长大的足迹。

虽然叫《小苗》,年龄可不小。说起《小苗》的历史,很多老作者、老读者并不陌生。1982年1月24日,北京日报《小苗》专刊创刊。当年,专门为少年儿童开辟专版,这在当时全国的省级党报中还是一个创举。

目前,《小苗》主要刊发北京市中小学生的记叙文和文学名著读后感,内容围绕孩子们的校内外生活和成长感悟。传播方式包括《北京日报》报纸、微信公众号“北京日报小苗”以及《北京日报》客户端等。如今,《小苗》周刊已经成为北京市中小学生作文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之一,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欢迎。

供图:视觉中国

小苗

编辑:张品秋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