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如兰
北京日报小苗

2024-06-22 08:41 语音播报

小苗

编者的话

仰望群星闪耀的历史长河,那些被时间铭记的风流人物,也是孩子们心中闪闪发光的偶像。他们的精神滋润着一颗颗年轻的心,让孩子们从中汲取力量。


十二中科丰校区初一(6)班 李厚泽


1917年1月,我正在北京大学读书。听同学们说,最近有一名留洋归来的先生要来担任校长,他叫蔡元培。1月9日,蔡先生就任,并在礼堂发表了就职演讲。当天全校师生都到场了,我远远望去,先生高高瘦瘦的,架着一副圆形的眼镜,目光锐利又不失慈爱。他用略带南方口音的话,说出了一个个朴素又深刻的道理:“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听完先生的演讲,我深受触动。

担任校长后,蔡元培先生首先整肃教师队伍,辞退了没有真知灼见的外国教员,聘请了辜鸿铭等不被人看好的饱学之士。接着,先生立下了“爱国求真”的校风,开除了许多为求官而进入学堂的学生,招来了真正热爱学习的学生。他让北大做到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让我们在燕园里了解了真实的社会,听到了不同的声音——文科学长陈独秀告诉我们,要反对封建思想,发扬科学精神;闻一多先生用行动告诉我们,言行一致方为爱国;李大钊在红楼秘密发起了最早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蔡先生仅用了短短几个月就让学校风气大为改观。学生们在教室里讨论的,不再是升官发财之道,而是对社会、对人生的探索。课堂上,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紧紧盯着教师。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也变得亲切和蔼。蔡先生不只拥有改革教育的能力,他身上还有着君子的气质。和蔡先生相处,仿佛入芝兰之室,让我领悟到什么是君子之道。

毕业后,我收拾好简单的行装,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投身到救亡图存的事业中。当我最终走到陕北高原,看着东升旭日发出的夺目光芒,我多么想对蔡先生说一句:今生遇到您,何其有幸!

指导教师 陈硕


北京日报小苗近期征文主题

最美好的时光

当夏天的风轻轻吹过,毕业班的同学们就要和朝夕相处的校园、老师、同窗挥手告别了。回首这几年校园生活,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最留恋的是什么?对今后的学习生活有哪些期许?欢迎来稿分享你的毕业心情。

截至时间:2024年7月10日

自命题作文

中心思想积极向上的虚构类和非虚构类作文。

长期征稿

读后感栏目【我读名著】

阅读古今中外知名作家所作名篇、名著的心得体会,包括儿童文学名著。

长期征稿

投稿须知

一般千字以内,体裁以记叙文、散文、议论文为主。可根据每期主题自拟文章题目。

来稿请以word电子文档投至xiaomiaozhoukan@163.com,邮件标题请注明征文主题和学校,稿件中注明学校、班级、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刊发和联系。

投稿作品应为本人原创,严禁抄袭。作品内容的原创性、合法性等由作者本人负完全责任。如有抄袭等违反规定的行为,经查实,主办方将取消其投稿资格。作者本人还应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法律责任。

《小苗》周刊长期征集北京市中小学生的优秀习作,欢迎大家来稿。

《小苗》编辑组

2024年6月

《小苗》周刊简介

《小苗》版是《北京日报》上一个专属于孩子们的创作天地!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书写自己成长的故事,展开想象的翅膀,也可以对城市建设提出建议。每周,《小苗》都会在《北京日报》与孩子们准时见面。喜欢朗诵的小作者还可以将自己见报的作品读给大家听。在这里,孩子们可以看到自己一点点长大的足迹。

虽然叫《小苗》,年龄可不小。说起《小苗》的历史,很多老作者、老读者并不陌生。1982年1月24日,北京日报《小苗》专刊创刊。当年,专门为少年儿童开辟专版,这在当时全国的省级党报中还是一个创举。

目前,《小苗》主要刊发北京市中小学生的记叙文和文学名著读后感,内容围绕孩子们的校内外生活和成长感悟。传播方式包括《北京日报》报纸、微信公众号“北京日报小苗”以及《北京日报》客户端等。如今,《小苗》周刊已经成为北京市中小学生作文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之一,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欢迎。

供图:视觉中国

小苗

编辑:张品秋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