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的使命
北京日报小苗

2024-07-13 10:34 语音播报


编者的话

京剧、太极、扎燕风筝……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孩子们在体验非遗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滋养,而且看到了“守艺人”宝贵的匠心,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暑假来了,不妨找机会去亲身感受一下非遗的魅力吧。

 

人大附中初一(14)班 明可悦

 

“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婉转的戏腔悠悠飘来,台上人化着精致的妆容,头上戴的凤冠和流苏在灯光的照射下格外绚丽多彩。水袖甩动,扇子开合,那曼妙的体态随着步伐移动,越发显得婷婷袅袅。可是,这扮演杨贵妃的人,并不是我。我只是贵妃身旁一个提灯的宫女罢了,没有一句唱词,只能静静地站在贵妃身边,为主角引路。

我带着满脸倦容回到家,姥姥踏着夕阳从房门中迎出来:“今天的演出还顺利吗?”我不耐烦地回答:“我连一句词都没有,还有什么顺不顺利!”我把自己往床上一摔,闭上眼。虽然贵妃的唱词我能一字不差地唱下来,每一个鼓点、台位都记得一清二楚,但那如艳红牡丹一般的主角,终究不是我。如果注定只能成为平凡的绿叶,我的努力是否值得呢?

“悦儿,还记得当初你为什么要选择京剧吗?”姥姥坐在我的床边,笑着说。“因为热爱啊!”说到热爱,我顿时来了劲头。“姥姥也是头号的戏迷,《贵妃醉酒》我也会。”说着,她便拿起扇子做起了贵妃的动作。我不禁笑起来:“姥姥,您做错啦!”她看向我,忽然将扇子垂下,做起提灯的动作,来来回回地走着,一步一步,眼神里充满着小心翼翼,好像生怕贵妃摔倒。这是多么生动的宫女形象啊!

走了几趟,她又坐在我身旁,语重心长地说:“贵妃、宫女各有各的美。我们的国粹就是这样,少了任何一个人,哪怕只是一个跑龙套的,效果也会差很多。只有你的参与,贵妃的形象才能更突出,整部戏才显得完整。就像这红花绿叶,都诠释着自然与希望,又何必因为自己是一片绿叶而感到失望呢?”

姥姥的话让我想起了泰戈尔的诗句:“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它总是谦逊地、专注地垂着绿荫。”这就是我从京剧中领悟到的,我要把这份热爱坚持下去,即便只能做绿叶,也要做一片生机勃勃的绿叶。

指导教师 李霞


北京日报小苗近期征文主题:

挫折中的成长

每个人都有遭遇挫折和尴尬的时候,但只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我们就能从失败中获得宝贵的财富。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欢迎分享。

截稿日期:2024年7月16日

有乐相伴

古典、流行、摇滚、电音……无论哪种音乐,都能改善情绪,激发创造力,有时还可以帮我们结交朋友。你的生活中是否有乐相伴?写一写你的音乐故事吧。

截稿日期:2024年7月23日

夏日恋曲

夏天是什么样的?是与朋友分享冒着气泡的北冰洋汽水,是独自欣赏一池摇曳的荷花,还是在烈日炎炎下为理想而拼搏?欢迎分享你的夏日故事。

截稿日期:2024年7月30日

人无信不立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有些时候,诚信的人会被嘲笑为傻瓜。在你身上有没有发生过诚信或失信的故事?你如何理解“人无信不立”?写下你的思考吧。记叙文、议论文均可。

截稿日期:2024年8月6日

一次难忘的选择

人们面临选择时心情总是复杂的。选择的过程既是明确自己心意的过程,也是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你有过难忘的选择吗?欢迎来稿告诉我们。

截稿日期:2024年8月13日

山海有约

暑假里,相信不少同学都投入到大山和大海的怀抱中,拥有了一段让心灵沉醉的旅程。那就拿起笔,将这份美好记录下来吧。

截稿日期:2024年8月20日

自命题作文

中心思想积极向上的虚构类和非虚构类作文。

长期征稿

读后感栏目【我读名著】

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篇、名著的心得体会,包括儿童文学名著。

长期征稿

投稿须知

一般千字以内,体裁以记叙文、散文、议论文为主。可根据每期主题自拟文章题目。

来稿请以word电子文档投至xiaomiaozhoukan@163.com,邮件标题请注明征文主题和学校,稿件中注明学校、班级、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刊发和联系。

投稿作品应为本人原创,严禁抄袭。作品内容的原创性、合法性等由作者本人负完全责任。如有抄袭等违反规定的行为,经查实,主办方将取消其投稿资格。作者本人还应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法律责任。

《小苗》周刊长期征集北京市中小学生的优秀习作,欢迎大家来稿。

《小苗》编辑组

2024年7月

《小苗》周刊简介

《小苗》版是《北京日报》上一个专属于孩子们的创作天地!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书写自己成长的故事,展开想象的翅膀,也可以对城市建设提出建议。每周,《小苗》都会在《北京日报》与孩子们准时见面。喜欢朗诵的小作者还可以将自己见报的作品读给大家听。在这里,孩子们可以看到自己一点点长大的足迹。

虽然叫《小苗》,年龄可不小。说起《小苗》的历史,很多老作者、老读者并不陌生。1982年1月24日,北京日报《小苗》专刊创刊。当年,专门为少年儿童开辟专版,这在当时全国的省级党报中还是一个创举。

目前,《小苗》主要刊发北京市中小学生的记叙文和文学名著读后感,内容围绕孩子们的校内外生活和成长感悟。传播方式包括《北京日报》报纸、微信公众号“北京日报小苗”以及《北京日报》客户端等。如今,《小苗》周刊已经成为北京市中小学生作文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之一,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欢迎。

供图:视觉中国

小苗

编辑:张品秋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