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3 10:34
编者的话
京剧、太极、扎燕风筝……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孩子们在体验非遗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滋养,而且看到了“守艺人”宝贵的匠心,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暑假来了,不妨找机会去亲身感受一下非遗的魅力吧。
一七一中学初三(16)班 常泰唯
太极拳,有着五百余年的悠久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太极,不仅有着活络筋骨、调节血脉的神奇功效,更拥有其他功夫无法比拟的行云流水、以柔克刚的独特韵味。当然,太极之韵,不止于此。
很小的时候,偶然看见打太极拳的人,一身飘逸的练功服,一套高深莫测的动作,我便在心中暗想: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武林高手吗?从此,我迷上了太极,喜欢这个“范儿”,并发誓一定要学成一身“以一打十”的本领。
妈妈在我的央求下,给我报了太极课。去上课的路上,我充满憧憬,短短十分钟的车程显得格外漫长。可是,等到真正上课时我才发现,打太极跟我想得完全不一样。上来第一件事,就是双手抱圆,闭上眼睛干巴巴地站十分钟,还美其名曰“站桩”。这十分钟过得简直比那段车程还要煎熬。总算熬完了站桩,又要开始压腿,钻心的疼痛简直要将骨骼崩裂。好不容易开始练拳法,可一招一式,感觉又是那么迟缓无力。我失望至极,不敢想象这就是所谓的太极之韵。
转机发生在春天。随着天气回暖,太极课程由室内改为在户外进行。老师带我们来到公园,我们和往常一样开始无聊地站桩。可是,刚一闭眼,我瞬间察觉到今天的站桩和以往大有不同——在阳光的照耀下,每个汗毛孔似乎都在吸收太阳的热量,初春的寒凉仿佛已不复存在。听着不远处小鸟的鸣叫,呼吸着充满花香的空气,让春日的微风慢慢捋顺蓬乱的头发,大自然的旋律缓缓在我心中流淌。这十分钟,仿佛发生在瞬息之间,我第一次如此享受站桩。
脚踏坚实的土地,头顶碧蓝的天空,“懒扎衣”“六封四闭”“白鹤亮翅”……伴随一招一式的打出,身体愈发轻松,全身的血液似乎欢畅地在血管里奔腾,整个人充满活力。这节课,让我明白了太极拳与大自然的联系。这,才是真正的太极之韵!
太极拳不像西洋拳击,也不像江湖武侠,它讲究刚柔并济,将自然之力与阴阳之道相融合。它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所崇尚的精神,内敛而不张狂,踏实安分但拥有强劲实力与无限可能。作为一名中学生,我被太极文化深深吸引,希望将它发扬光大。
指导教师 付宁
北京日报小苗近期征文主题:
挫折中的成长
每个人都有遭遇挫折和尴尬的时候,但只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我们就能从失败中获得宝贵的财富。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欢迎分享。
截稿日期:2024年7月16日
有乐相伴
古典、流行、摇滚、电音……无论哪种音乐,都能改善情绪,激发创造力,有时还可以帮我们结交朋友。你的生活中是否有乐相伴?写一写你的音乐故事吧。
截稿日期:2024年7月23日
夏日恋曲
夏天是什么样的?是与朋友分享冒着气泡的北冰洋汽水,是独自欣赏一池摇曳的荷花,还是在烈日炎炎下为理想而拼搏?欢迎分享你的夏日故事。
截稿日期:2024年7月30日
人无信不立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有些时候,诚信的人会被嘲笑为傻瓜。在你身上有没有发生过诚信或失信的故事?你如何理解“人无信不立”?写下你的思考吧。记叙文、议论文均可。
截稿日期:2024年8月6日
一次难忘的选择
人们面临选择时心情总是复杂的。选择的过程既是明确自己心意的过程,也是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你有过难忘的选择吗?欢迎来稿告诉我们。
截稿日期:2024年8月13日
山海有约
暑假里,相信不少同学都投入到大山和大海的怀抱中,拥有了一段让心灵沉醉的旅程。那就拿起笔,将这份美好记录下来吧。
截稿日期:2024年8月20日
自命题作文
中心思想积极向上的虚构类和非虚构类作文。
长期征稿
读后感栏目【我读名著】
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篇、名著的心得体会,包括儿童文学名著。
长期征稿
投稿须知
一般千字以内,体裁以记叙文、散文、议论文为主。可根据每期主题自拟文章题目。
来稿请以word电子文档投至xiaomiaozhoukan@163.com,邮件标题请注明征文主题和学校,稿件中注明学校、班级、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刊发和联系。
投稿作品应为本人原创,严禁抄袭。作品内容的原创性、合法性等由作者本人负完全责任。如有抄袭等违反规定的行为,经查实,主办方将取消其投稿资格。作者本人还应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法律责任。
《小苗》周刊长期征集北京市中小学生的优秀习作,欢迎大家来稿。
《小苗》编辑组
2024年7月
《小苗》周刊简介
《小苗》版是《北京日报》上一个专属于孩子们的创作天地!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书写自己成长的故事,展开想象的翅膀,也可以对城市建设提出建议。每周,《小苗》都会在《北京日报》与孩子们准时见面。喜欢朗诵的小作者还可以将自己见报的作品读给大家听。在这里,孩子们可以看到自己一点点长大的足迹。
虽然叫《小苗》,年龄可不小。说起《小苗》的历史,很多老作者、老读者并不陌生。1982年1月24日,北京日报《小苗》专刊创刊。当年,专门为少年儿童开辟专版,这在当时全国的省级党报中还是一个创举。
目前,《小苗》主要刊发北京市中小学生的记叙文和文学名著读后感,内容围绕孩子们的校内外生活和成长感悟。传播方式包括《北京日报》报纸、微信公众号“北京日报小苗”以及《北京日报》客户端等。如今,《小苗》周刊已经成为北京市中小学生作文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之一,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欢迎。
供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