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音铮铮
北京日报小苗

2024-08-10 08:20 语音播报

小苗

编者的话

自古以来,音乐便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古韵悠长的传统民乐、梦幻抒情的西方古典乐,还是朗朗上口的流行音乐,都以独特的魅力给孩子们带来心灵的启迪。音乐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本期小苗,就让我们和孩子共同开启一段愉快的音乐之旅。

 

北京汇文中学初二(9)班 马熙云



古筝在我生活中不可或缺,它始终陪伴在我身旁,是我最长情的伙伴。

初与古筝相遇,老师轻轻拨弄琴弦,音符织出江南水乡的烟雨,朦胧而诗意,让我一头扎进了那份柔美中。那时我喜爱一切女儿家灵巧柔美的东西,而筝音恰是一位合适的伙伴——古典,神秘,温婉,像河畔的柳丝。那几年,每当我弹起古筝,所有的烦恼与疲惫都烟消云散,筝曲的世界慢慢成了我躲避现实烦恼的避难所。累了,倦了,躲进《春江花月夜》,满江春水带着泥土的芬芳和新芽的清新,驱走我心中的烦闷。练完曲子,闷头睡一觉,梦里仿佛还能听见音符与流水跃过岩石,绕过小屿。

现实中遇到了挫败,我能躲进音乐世界里。可当练琴时出现了困难,我恍然发现,有些困难不能躲,只能迎难而上。指法练习渐渐让我感到枯燥乏味,勾、托、抹、大撮、小撮,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要做到精准和熟练却并非易事。那段时间,《战台风》扫摇的部分总伴随着老师喊停的声音和我的啜泣。“还是差点儿,”老师说,“太柔和了,不像台风。”“好的,老师。”我蔫蔫地回答,机械性准备再来一次。“先到这吧,你回去再好好听一听示范演奏。”

“换一首不行吗?”我心里这么想着,点开曲子的音频。《战台风》开头欢快的劳动场景我已然熟悉,慢慢的,琴弦的震动传递出风的力量,海浪咆哮着冲击礁石。音符捕捉着风,记录着雨,风雨愈急,行动愈快,琴声愈有力。我仿佛看到人们迎着风顶着雨,忙着收拢物资,风雨声、人声、音乐声交织,拧成一股力量。我内心的渴望又被重新点燃——就这首曲目,不换了。

现在,古筝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完成一天的学业后,我仍会迫不及待地坐在古筝前,让指尖在琴弦上舞动。那悠扬的琴声,有时昂扬,有时欢快,有时低沉,有时幽咽,陪伴着我,带领着我,体验和演绎生命的华章。它是我的慰藉,是我的力量。

指导教师 高淼


 

北京日报《小苗》近期征文主题:

一次难忘的选择

人们面临选择时心情总是复杂的。选择的过程既是明确自己心意的过程,也是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你有过难忘的选择吗?欢迎来稿告诉我们。

截稿日期:2024年8月13日

山海有约

暑假里,相信不少同学都投入到大山和大海的怀抱中,拥有了一段让心灵沉醉的旅程。那就拿起笔,将这份美好记录下来吧。

截稿日期:2024年8月20日

自命题作文

中心思想积极向上的虚构类和非虚构类作文。

长期征稿

读后感栏目【我读名著】

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篇、名著的心得体会,包括儿童文学名著。

长期征稿

投稿须知

一般千字以内,体裁以记叙文、散文、议论文为主。可根据每期主题自拟文章题目。

来稿请以word电子文档投至xiaomiaozhoukan@163.com,邮件标题请注明征文主题和学校,稿件中注明学校、班级、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刊发和联系。

投稿作品应为本人原创,严禁抄袭。作品内容的原创性、合法性等由作者本人负完全责任。如有抄袭等违反规定的行为,经查实,主办方将取消其投稿资格。作者本人还应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法律责任。

《小苗》周刊长期征集北京市中小学生的优秀习作,欢迎大家来稿。

《小苗》编辑组

2024年7月

《小苗》周刊简介

《小苗》版是《北京日报》上一个专属于孩子们的创作天地!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书写自己成长的故事,展开想象的翅膀,也可以对城市建设提出建议。每周,《小苗》都会在《北京日报》与孩子们准时见面。喜欢朗诵的小作者还可以将自己见报的作品读给大家听。在这里,孩子们可以看到自己一点点长大的足迹。

虽然叫《小苗》,年龄可不小。说起《小苗》的历史,很多老作者、老读者并不陌生。1982年1月24日,北京日报《小苗》专刊创刊。当年,专门为少年儿童开辟专版,这在当时全国的省级党报中还是一个创举。

目前,《小苗》主要刊发北京市中小学生的记叙文和文学名著读后感,内容围绕孩子们的校内外生活和成长感悟。传播方式包括《北京日报》报纸、微信公众号“北京日报小苗”以及《北京日报》客户端等。如今,《小苗》周刊已经成为北京市中小学生作文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之一,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欢迎。


供图:视觉中国

小苗

编辑:张品秋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