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31 10:53
编者的话
暑假里,不少同学都投入到大山大海的怀抱中,度过了一段让心灵沉醉的旅程。在攀登名山、享受赶海之趣的过程中,孩子们也领悟到了大自然的智慧与启迪。新的学年即将开篇,孩子们带着假日里的满满元气,开启新的学习生活吧!
——读《乡土中国》有感
北京市第七中学高二(2)班 王梓豪
《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上世纪40年代撰写的一部关于中国农村的作品。费孝通先生凭其人类学背景,在书中深入解析我国乡土文化底蕴,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有了更深的了解。
书中认为,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世代定居终老是乡的不流动性,这种特点让中国农村呈现出家族的结构。传统的家族成为一个绵续性的组织,家族成员间通过共同的祖先和族规维系着紧密的联系,每逢家族庆典,族人都会齐聚一堂,共同祭祀祖先。基于绵续性的家庭关系,这种庆典仪式不仅是对祖先的敬仰,更是对家族文化之根的坚守与传承。
书中指出,乡土社会中的社会关系源于一种以自己为中心、像波纹一样向外辐射的基层结构——差序格局。在一个典型的乡村中,村民以家庭关系为基础,于内克己复礼,于外讲究孝悌忠信。依据差序格局,在农忙时节,村民会依与自己的亲疏远近关系,有选择性地帮邻居收割庄稼,共同分担劳动,这体现了乡土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我从小生长在城市,对中国农村的了解十分有限。尽管《乡土中国》中的有些观点在今天看来已显得过时,但它让我对中国农村的历史有了一定了解。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种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让我在提倡文化多样性的世界,拥有了更多的文化自信。
北京日报《小苗》近期征文主题:
自命题作文
中心思想积极向上的虚构类和非虚构类作文。
长期征稿
读后感栏目【我读名著】
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篇、名著的心得体会,包括儿童文学名著。
长期征稿
投稿须知
一般千字以内,体裁以记叙文、散文、议论文为主。可根据每期主题自拟文章题目。
来稿请以word电子文档投至xiaomiaozhoukan@163.com,邮件标题请注明征文主题和学校,稿件中注明学校、班级、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刊发和联系。
投稿作品应为本人原创,严禁抄袭。作品内容的原创性、合法性等由作者本人负完全责任。如有抄袭等违反规定的行为,经查实,主办方将取消其投稿资格。作者本人还应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法律责任。
《小苗》周刊长期征集北京市中小学生的优秀习作,欢迎大家来稿。
《小苗》编辑组
2024年7月
《小苗》周刊简介
《小苗》版是《北京日报》上一个专属于孩子们的创作天地!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书写自己成长的故事,展开想象的翅膀,也可以对城市建设提出建议。每周,《小苗》都会在《北京日报》与孩子们准时见面。喜欢朗诵的小作者还可以将自己见报的作品读给大家听。在这里,孩子们可以看到自己一点点长大的足迹。
虽然叫《小苗》,年龄可不小。说起《小苗》的历史,很多老作者、老读者并不陌生。1982年1月24日,北京日报《小苗》专刊创刊。当年,专门为少年儿童开辟专版,这在当时全国的省级党报中还是一个创举。
目前,《小苗》主要刊发北京市中小学生的记叙文和文学名著读后感,内容围绕孩子们的校内外生活和成长感悟。传播方式包括《北京日报》报纸、微信公众号“北京日报小苗”以及《北京日报》客户端等。如今,《小苗》周刊已经成为北京市中小学生作文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之一,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欢迎。
供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