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情更浓
北京日报小苗

2024-09-15 08:41 语音播报

小苗

编者的话

“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中秋节之所以令孩子们期待,不仅因为有甜甜的月饼、迷人的月色、新奇的游园会,还因为有全家欢聚一堂的喜悦与天涯共此时的思念之情。愿这份幸福与温馨伴随他们左右,直到永远。

天涯共此时

北大附小肖家河分校六(2)班 张弘翊

去年中秋前夕,听新闻说中秋当晚北京的夜空将会出现一轮又大又亮的超级月亮。中秋之夜,我和家人怀着期待的心情,准备欣赏这难得一见的奇景。

夜幕降临,四周渐渐安静下来。天空如同一块巨大的黑幕,星星们也仿佛知道今晚的主角不是它们,悄悄地隐去了光芒。不知何时,东方的天际出现了一抹银白的光芒,我们不约而同地抬头望去,只见那轮明月正从天空中缓缓升起。它像一位年轻的姑娘,先是羞答答地躲在云层后面,而后渐渐地掀起面纱,露出那张圆润的脸庞。

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的颜色逐渐变浅,最终变得洁白如玉,如同一盏银色的灯笼静静地悬挂在夜空中。这轮超级月亮比平时看起来更大、更圆,仿佛近在咫尺,触手可及。月光洒在树叶上,洒在水面上,洒在每一个角落,给大地披上一层神秘的银纱,令人目眩神迷。它的光芒照亮了大地,也照亮了我的心。

这轮超级月亮对我来说,意味着更多的思念。爸爸因为工作需要,常年在外,只有过年才能回家团聚。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格外想念身在他乡的爸爸。

我拨通了爸爸的视频电话,“爸爸,您看今天的月亮真大、真圆啊!”我指着夜空的月亮激动地说。此时的月亮像个巨大的玉盘,镶嵌在漆黑的夜幕中,照亮了整个夜空,爸爸情不自禁地感叹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和爸爸共赏这轮超级“大玉盘”,它不仅照亮了父子间不同的夜空,更照亮了父子间相互的思念,它像一座桥梁,连接着我和爸爸的心,让我感受到了来自爸爸的关爱和温暖。

这个中秋节,虽然身边没有爸爸的陪伴,但我们能借助视频与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美食,欣赏美景,谈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种简单而纯粹的幸福,让我格外珍惜。

指导教师 李春琳

充满诗意的夜晚

京源学校初三(7)班 张芮晗

至今令我最难忘的中秋佳节,是我与家人在中国园林博物馆中度过的那个充满诗意的夜晚。

当我踏入园博馆大门时,“青莲朵”巨石与生态墙将历史的厚重与园林的惬意直铺在眼前。中秋夜的园博馆被装点得格外富有节日氛围,各色传统彩灯悬挂在回廊的轩顶,灯谜与鬃人点缀在翘角飞檐、花影重叠的中式建筑间,让人仿佛穿越到了数百年前的中秋之夜。

随着人流,我和爸爸妈妈在欣赏花灯的同时兴致勃勃地参与了猜灯谜游戏。“月是故乡明”“僧敲月下门”这些诗句摇身变成了谜面,令我感觉很新奇。人们摩肩接踵地在灯谜之间穿梭,时而驻足思考,时而轻声讨论。

长廊尽头是画兔爷的地方。在一个宽敞的房间里,摆放着一张张桌子,桌子上摆满了各种绘画工具和颜料。我们围坐桌旁,专心致志地听博物馆的老师讲解。老师先讲了兔爷的来历和寓意,又教我们如何给兔爷上色。在实操环节,我和爸爸妈妈分工合作,一人绘头部,一人绘衣服,一个负责调色,没过多久,一个神气十足又可爱的兔爷出现在我们面前。

我小心翼翼地捧着兔爷走到清音阁。传统京剧《三岔口》选段正在上演,两名武生隔着桌子上下翻飞,打得好不热闹。再往前走,古典舞剧《霓裳羽衣曲》正在华丽上演,“仙女们”身着金色衣裙,雍容的头饰、婀娜的体态完美演绎了唐玄宗漫游月宫、登临缥缈仙境的盛大场景。咦?我的兔爷怎么也到舞台上大显身手了呢?哈!原来是激动的心情让我产生了幻觉。

歌舞刚罢,畅园景区便传来柔婉缠绵的昆曲唱腔,让人不由自主地循声而去。在朦胧的灯光里,有美人莲步轻转移,水袖绕廊亭,一曲《游园惊梦》韵味悠长,让所有人仿佛都沉浸在梦境中无法自拔。

走出博物馆,抬头,月光皎洁如水;低头,手中的兔爷憨态可掬。我捧着的既是兔爷,更是幸福。愿这美好的时光常在,愿我们的生活如同这中秋之月一般,圆满而又明亮。

指导教师 宋钰

猫蟹大战

清华附小昌平学校六(2)班 鞠筱瑜

中秋节前的一天,爸爸从海鲜市场买回了一兜大闸蟹。一回到家,爸爸就把装蟹的黑袋子打开,将大闸蟹一只只摆在大盆里。大闸蟹长着青灰色的坚硬外壳,就像穿着铠甲的大将军,两只大钳子看上去粗壮有力,上面还长着一些黑色的小绒毛。它们的身体被绳子紧紧地缠着,动弹不得,只剩下两只小黑豆一样的眼睛滴溜溜转着,嘴里一个劲儿地冒泡儿。

大闸蟹的气味和声音吸引了家中五个月大的橘猫的注意力。它闻声快速跑过来,好奇地凑到盆边,一边嗅着空气中的腥味,一边歪着脑袋看着这些“怪物”。可能是因为第一次见到螃蟹,橘猫显得非常惊奇,眼睛瞪得圆圆的,随后便紧张地盯着螃蟹,一动也不动,一副随时应战的样子,特别可爱。

为了让我能更细致地观察,爸爸剪开了其中一只大闸蟹身上的绳子。这位得到自由的“蟹将军”立马威风了起来,挥舞着大钳子,爬到同伴的身上,然后竟然从盆里爬了出来。这一举动把正在认真看螃蟹的橘猫吓了一跳。它先是警惕地伸长了脖子,随后后退了几步,继续观察“敌情”。“蟹将军”也发现了橘猫,立马朝相反的方向逃跑,橘猫见状追了上去,伸出爪子快速地在蟹壳上狠狠地拍了一下。“蟹将军”受到惊吓,立马伸出蟹钳夹住了橘猫的爪子。橘猫被夹疼了,用力甩掉了“蟹将军”,冲着我“喵喵”地叫,倾诉它的委屈。

“蟹将军”被猫咪甩掉在地上后继续逃跑,橘猫毫不气馁,立刻追了上去,接下来,就见“蟹将军”在客厅里横冲直撞,橘猫在后面紧追不舍,连拍带打。它们一会儿跑到沙发底下,一会儿又钻到桌子下面,一个攻一个守。最后,“蟹将军”敌不过,被橘猫一巴掌掀了个肚脐朝上,八只爪子在空中六神无主地乱抓。橘猫则一副胜利者的姿态坐在旁边,边看边舔爪子。

这难得一见的猫蟹大战把我们一家逗得哈哈大笑。一开始还威风凛凛的“蟹将军”最终成了橘猫的手下败将,最后变成红彤彤的美味佳肴被端上了餐桌,给祥和欢乐的中秋节增添了值得回味的一笔。

指导教师 史靖媛

做月饼

昌平一中天通苑校区四(1)班 王芊涵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吃过晚饭,姥姥说:“过几天是中秋节,我们一起来做月饼吧!”“好哦!”听到姥姥的话,我高兴得蹦起来,跃跃欲试。

姥姥先将一颗颗橙色的、圆滚滚的鸭蛋黄,均匀排列在了烤盘上。这些蛋黄列着队,像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小太阳。经过烘烤,蛋黄滋滋地冒着油,散发着浓浓的香气。我忍不住偷吃了一口,哇,好烫!蛋黄入口即化,咸鲜味儿瞬间充满整个口腔。姥姥笑着摇摇头:“别吃了!一会儿这一大盘月饼,让你这个小馋猫吃个够!”接着,她就去准备莲蓉馅了。备好馅料,她再把糖浆、碱水、玉米油搅拌后加入面粉揉匀,制作饼皮。

然后就该我上场啦!我学着姥姥的样子,取相同重量的莲蓉馅,把一颗颗圆润的蛋黄依次包裹起来,揉圆。穿上小棉袄的蛋黄变成了一个个小汤圆,可爱极了!月饼馅做好了。下面再按照馅料的个数,取相同重量的面皮,揉成小球,压成片。再给之前的月饼馅穿上第二件棉袄,蘸上面粉,放入模具压成型。

放入烤箱前,我在每块月饼外面刷上黄澄澄的鸡蛋液。从它们进入烤箱的那一刻开始,我便寸步不离地守在烤箱前。热气烤着我的脸,我却一刻也不想离开,嘴里不停地问:“姥姥,姥姥,还有几分钟烤好呀?”在我问了第九百九十九次后,突然听到“叮”的一声,那简直是世界上最美妙的旋律。姥姥戴着厚厚的手套,打开烤箱的一瞬间,满屋飘香。一枚枚金黄的“小可爱”,乖乖地躺在烤盘里。姥姥说:“小馋猫,可以吃了哦!”说着用刀切开一块儿。蛋黄在白色的莲蓉里,像极了夜空中那轮满月。桌上的月饼,仿佛被月光镀上了银边。大家围坐在一起,大人们喝着茶,我吃着自己做的月饼,嘴里和心里都甜滋滋的。

指导教师 程心悦

赏月趣事

清华附中上地小学六(4)班 姚彦西

赏月,是我家每年中秋节的重头戏。我还记得那年赏月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趣事。

吃过晚饭,我们一家人来到姑妈家的顶楼平台,欣赏着皎洁的明月。那晚的月亮格外明亮耀眼。它似乎拉着周围的小星星,在夜空中开心地玩耍。我细细观察月亮,圆圆的玉盘好像嫦娥姐姐美丽的脸,银色的月光中泛着黄晕,黄里透着微红。我不禁感叹,中秋的月亮果然与往常不同啊!

我看一眼月亮,咬一口爸爸带回来的莲蓉馅月饼。酥脆的外皮,软软的馅,真好吃啊!这么甜蜜的月饼,这么温馨的时光,月宫里的嫦娥肯定都要羡慕了。不然,月亮的红晕怎么会越来越大呢?红光逐渐弥漫开来,让深沉的夜空更加神秘而独特。

正当我们吃得开心时,不知何时,温柔的月光和眨眼的星星通通逃跑了。乌云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霸道地挡住了星月的光芒。闪电紧随其后,像条巨大的银龙,划破夜空。我们还来不及反应,雷声就迫不及待地奏乐了,“轰隆隆……” 小雨点儿手拉手跳出云层,调皮地打在我们的脸上、身上。果真是“老天爷,娃娃脸”,这天气说变就变呀!

我们一家人有些不甘心,慢悠悠地收拾东西,无声地“抗议”着。岂料雨点儿是个急性子,呼朋引伴连点成线,瞬间倾盆而下。最终,大雨拥抱了黑夜中的我们。姑父和哥哥连忙吃力地把桌子抬回屋里,姑妈快速搬走椅子,我把剩下的月饼端走。最后我们相视一笑:被大雨意外搅扰的中秋节,竟然如此有趣。

指导教师 何琴

 

北京日报《小苗》近期征文主题:

自命题作文

中心思想积极向上的虚构类和非虚构类作文。

长期征稿

读后感栏目【我读名著】

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篇、名著的心得体会,包括儿童文学名著。

长期征稿

投稿须知

一般千字以内,体裁以记叙文、散文、议论文为主。可根据每期主题自拟文章题目。

来稿请以word电子文档投至xiaomiaozhoukan@163.com,邮件标题请注明征文主题和学校,稿件中注明学校、班级、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刊发和联系。

投稿作品应为本人原创,严禁抄袭。作品内容的原创性、合法性等由作者本人负完全责任。如有抄袭等违反规定的行为,经查实,主办方将取消其投稿资格。作者本人还应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法律责任。

《小苗》周刊长期征集北京市中小学生的优秀习作,欢迎大家来稿。

《小苗》编辑组

2024年7月

《小苗》周刊简介

《小苗》版是《北京日报》上一个专属于孩子们的创作天地!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书写自己成长的故事,展开想象的翅膀,也可以对城市建设提出建议。每周,《小苗》都会在《北京日报》与孩子们准时见面。喜欢朗诵的小作者还可以将自己见报的作品读给大家听。在这里,孩子们可以看到自己一点点长大的足迹。

虽然叫《小苗》,年龄可不小。说起《小苗》的历史,很多老作者、老读者并不陌生。1982年1月24日,北京日报《小苗》专刊创刊。当年,专门为少年儿童开辟专版,这在当时全国的省级党报中还是一个创举。

目前,《小苗》主要刊发北京市中小学生的记叙文和文学名著读后感,内容围绕孩子们的校内外生活和成长感悟。传播方式包括《北京日报》报纸、微信公众号“北京日报小苗”以及《北京日报》客户端等。如今,《小苗》周刊已经成为北京市中小学生作文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之一,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欢迎。

供图:视觉中国

小苗

编辑:张品秋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