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共此时
北京日报小苗

2024-09-15 09:11 语音播报

小苗

编者的话

“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中秋节之所以令孩子们期待,不仅因为有甜甜的月饼、迷人的月色、新奇的游园会,还因为有全家欢聚一堂的喜悦与天涯共此时的思念之情。愿这份幸福与温馨伴随他们左右,直到永远。


北大附小肖家河分校六(2)班 张弘翊

去年中秋前夕,听新闻说中秋当晚北京的夜空将会出现一轮又大又亮的超级月亮。中秋之夜,我和家人怀着期待的心情,准备欣赏这难得一见的奇景。

夜幕降临,四周渐渐安静下来。天空如同一块巨大的黑幕,星星们也仿佛知道今晚的主角不是它们,悄悄地隐去了光芒。不知何时,东方的天际出现了一抹银白的光芒,我们不约而同地抬头望去,只见那轮明月正从天空中缓缓升起。它像一位年轻的姑娘,先是羞答答地躲在云层后面,而后渐渐地掀起面纱,露出那张圆润的脸庞。

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的颜色逐渐变浅,最终变得洁白如玉,如同一盏银色的灯笼静静地悬挂在夜空中。这轮超级月亮比平时看起来更大、更圆,仿佛近在咫尺,触手可及。月光洒在树叶上,洒在水面上,洒在每一个角落,给大地披上一层神秘的银纱,令人目眩神迷。它的光芒照亮了大地,也照亮了我的心。

这轮超级月亮对我来说,意味着更多的思念。爸爸因为工作需要,常年在外,只有过年才能回家团聚。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格外想念身在他乡的爸爸。

我拨通了爸爸的视频电话,“爸爸,您看今天的月亮真大、真圆啊!”我指着夜空的月亮激动地说。此时的月亮像个巨大的玉盘,镶嵌在漆黑的夜幕中,照亮了整个夜空,爸爸情不自禁地感叹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和爸爸共赏这轮超级“大玉盘”,它不仅照亮了父子间不同的夜空,更照亮了父子间相互的思念,它像一座桥梁,连接着我和爸爸的心,让我感受到了来自爸爸的关爱和温暖。

这个中秋节,虽然身边没有爸爸的陪伴,但我们能借助视频与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美食,欣赏美景,谈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种简单而纯粹的幸福,让我格外珍惜。

指导教师 李春琳

 

北京日报《小苗》近期征文主题:

自命题作文

中心思想积极向上的虚构类和非虚构类作文。

长期征稿

读后感栏目【我读名著】

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篇、名著的心得体会,包括儿童文学名著。

长期征稿

投稿须知

一般千字以内,体裁以记叙文、散文、议论文为主。可根据每期主题自拟文章题目。

来稿请以word电子文档投至xiaomiaozhoukan@163.com,邮件标题请注明征文主题和学校,稿件中注明学校、班级、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刊发和联系。

投稿作品应为本人原创,严禁抄袭。作品内容的原创性、合法性等由作者本人负完全责任。如有抄袭等违反规定的行为,经查实,主办方将取消其投稿资格。作者本人还应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法律责任。

《小苗》周刊长期征集北京市中小学生的优秀习作,欢迎大家来稿。

《小苗》编辑组

2024年7月

《小苗》周刊简介

《小苗》版是《北京日报》上一个专属于孩子们的创作天地!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书写自己成长的故事,展开想象的翅膀,也可以对城市建设提出建议。每周,《小苗》都会在《北京日报》与孩子们准时见面。喜欢朗诵的小作者还可以将自己见报的作品读给大家听。在这里,孩子们可以看到自己一点点长大的足迹。

虽然叫《小苗》,年龄可不小。说起《小苗》的历史,很多老作者、老读者并不陌生。1982年1月24日,北京日报《小苗》专刊创刊。当年,专门为少年儿童开辟专版,这在当时全国的省级党报中还是一个创举。

目前,《小苗》主要刊发北京市中小学生的记叙文和文学名著读后感,内容围绕孩子们的校内外生活和成长感悟。传播方式包括《北京日报》报纸、微信公众号“北京日报小苗”以及《北京日报》客户端等。如今,《小苗》周刊已经成为北京市中小学生作文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之一,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欢迎。

供图:视觉中国

小苗

编辑:张品秋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