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3 17:12
要说北京美食榜的魁首是烤鸭,估计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反对。酥脆的北平鸭皮配着香嫩的鸭肉,甜面酱与葱丝恰到好处的调和,所有的美妙都卷进煊软的薄饼,融汇成甘美丰腴的滋味,一口咬下直击灵魂……烤鸭已经融进了很多北京人的乡愁。
然而您知道吗?北京人乡愁里的这只鸭子其实最早是一道江南名菜。这只有故事的鸭子曾是金陵皇宫里的御膳,它顺着大运河漂流而下,历经600多年的繁华与变迁,占据了一代又一代北京人的餐桌。
01
有句俗语“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游出南京。”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京地处江南水乡,湖塘密布,港湾河汊纵横交错,有了这般天时地利,以鸭为食材的肴馔遂成南京地方风物特产。明朝初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曾“日食烤鸭一只”,宫廷御厨为了讨好这位皇帝,每天变着法地研制鸭子的新吃法,最终诞生了著名的南京烤鸭。
一条京杭大运河,将北京城和江南鱼米之乡连接起来,三千里运河水路贯通南北,沿岸的地域饮食风貌,也随运河水波荡漾开来。朱棣迁都北京,将南京的一些地方文化以及饮食习惯也带到了北京,而且皇宫内的烤鸭高手也被一并带到了北京,烤鸭就这样从大运河“漂”来了。
作为“北漂”的烤鸭最终得以成为极具北京地方特色的标志性美食,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作为食材的鸭子品种。金陵片皮烤鸭以南京湖鸭为原料烤制而成,而北京烤鸭的原料则是正宗的“北京鸭”。和烤鸭的烹饪技艺一样,“北京鸭”同样来自大运河。
“北平苦旱,不是产鸭盛地,唯近在咫尺之通州得运河之便,渠塘交错,特宜蓄鸭。”作家梁实秋在散文《烧鸭》中道出了其中因缘:因运河之故,通州可谓独得养鸭地利。其实不只是通州,东便门外大通桥一带作为漕粮运输的重要中转地,也成为北京历史上重要的鸭产地,以致留下了“大通桥的鸭子——分帮分派”这句土语。
后来根据烤鸭的烹饪特点,养鸭户们又借鉴古已有之的“填嗉法”,开创了北京鸭独有的填饲方式。民国时期开始,羽色纯白素净的北京鸭从通州运进北京城后,还要再次填肥。只见鸭子师傅一把抓过鸭子,掰嘴、塞食、捋脖、复填,一套动作娴熟利落,如行云流水,让人叹为观止。
02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北京烤鸭还分“挂炉”和“焖炉”两大流派。大家熟悉的“全聚德”是挂炉烤鸭的代表,晚清方始出现;而号称烤鸭“祖宗”的焖炉一派,“便宜坊”还坚守着这份传统,它的岁数甚至超过了故宫。
明朝嘉靖时期,烤鸭的配方与制作方法流传到了民间,于是,北京的第一家烤鸭店“金陵老便宜坊”就在菜市口米市胡同营业了。在最初的一百来年里,便宜坊名不见经传,至今也没有留下创始人的名字。然而,这家老店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公元1552年,明嘉靖三十年。
说到这次改变,两个人不能不提,一个是大贪官严嵩,一个是大清官杨继盛。时任兵部员外郎的杨继盛,在朝堂之上严词弹劾奸相严嵩,反被严嵩诬陷。下得朝来颇为郁闷,他遛弯来到了菜市口东南侧的米市胡同,走进一家小店,打算大吃一顿,忘却庙堂上的烦恼,便点了烤鸭等菜。菜品上来,杨继盛一尝,口味甚佳,遂询问小店字号,方知“便宜坊”。“此店真乃方便宜人,物超所值。”一句夸奖后,他提笔写下了“便宜坊”三个字。“便宜坊”的名声,从此传扬开去,便宜坊的焖炉烤鸭也登上了明清时代的京城美食榜。
据便宜坊焖炉烤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白永明师傅介绍,焖烤鸭子之前,先将秫秸等燃料放进炉内点燃,使炉膛升高一定温度,再将其灭掉,然后将鸭坯放在炉中铁罩上,全凭炉内炭火和烧热的炉壁焖烤而成。由于这烤法的特点是鸭子“不见明火”,在烤的过程中,炉内的温度先高后低,温度自然下降,火力温而不烈,空气湿度大,因而鸭子受热均匀,油脂水分消耗少,皮和肉不脱离。烤好的鸭子成品呈枣红色,烤鸭表面没有杂质。外皮油亮酥脆,肉质洁白、细嫩,口味鲜美。成败的参考标准,是要求“鸭脯像刚蒸出来的馒头一样,很暄腾”。
03
焖炉烤鸭制作是技术,也是艺术,许多关键环节只能依赖手工和感觉,这也正是中国烹饪的魅力。一代又一代厨师靠口传心授,就这样,一只“烤鸭”伴随京城百姓走过600多年的时光。
说到这里,160年前,挂炉烤鸭在京城横空出世,为北京的这道美食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时市面上主要经营焖炉烤鸭,刚刚挂出字号不久的炉铺“全聚德”掌柜杨全仁认为这种制作不便于客人随来随买,于是就琢磨把炉门敞开,边烤边卖,他请来从清宫御膳房包哈局出来的孙师傅,运用宫廷挂炉烤乳猪的技艺来烤鸭子,推出以明火炙烤的挂炉烤鸭,其时唤作“烧鸭子”,一炮打响。1901年,原来的小铺翻建成二层小楼,全聚德开始有了堂食,几十年之后,全聚德坐上了北京烤鸭的第一把交椅,一个驰名世界的庞大的烤鸭王国正是从这里起步的。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吃货,绝对不会忘记第一次吃烤鸭的经历,当时光流逝岁月褪色,这记忆最终成为乡愁的一部分。
现在,我已成长为一个资深的“烤鸭控”,只要觉得肚子里缺油水了,必呼朋唤友去吃,似乎没有烦恼是一只烤鸭解决不了的。尤其是外地朋友来京,必隆重推荐并亲手示范正确的烤鸭吃法。虽然我小时候还觉得烤鸭被片成片吃不如抱着一整只啃过瘾,后来才知,那样吃不被腻死才怪,而卷鸭饼才是一只烤鸭最正确的打开方式,葱丝甜面酱和烤鸭是绝配,少了它们,烤鸭的美味几乎要减半,真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发明了这种吃法,堪称天才!
我最钟爱的是最经典的荷叶饼配葱丝和甜面酱,它们和鸭肉的清香,皮子的酥脆搭配出来丰富而美妙的口感,简单粗暴,直击味蕾,真让人流连忘返,欲罢不能,最后还需一碗奶白色味道醇厚的鸭汤溜缝儿,不吃撑决不罢休。
岁月流转,一只烤鸭,带着烟火,传递记忆,终于成为中国人舌尖味蕾上抹不去的美食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