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
北京日报小苗

2024-10-26 11:10 语音播报

小苗

编者的话

从粗犷豪迈的西北沙漠到丹桂飘香的烟雨江南,祖国的锦绣河山让孩子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领略到自然与人文之美。他们在旅行中有哪些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一起来看看吧。

 

朝阳外国语学校初二(15)班 刘雨恬

 

千百年前,李太白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引无数国人为春日扬州的美景而倾倒。可惜我无缘一睹“春风十里扬州路”,只能在仲夏一观她的芳容。

姜夔名作《扬州慢》,既是词牌名,也体现着扬州人不疾不徐的生活态度。与大城市忙碌的清晨不同,扬州的清晨少了匆匆的脚步,少了喧嚣的鸣笛,少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的浮躁。慢下来的扬州,多了一份人间烟火气。即便是最不安分的年轻人,也会在一众老字号间,挑选一份可口的早餐,坐下来细细品尝地道的扬州早茶。

瘦西湖,是扬州的主角。瘦西湖是一条清秀狭长的水道,长约5公里,最宽的地方不足百米,故而得名“瘦西湖”。虽带一个“瘦”字,却毫无病态,好似一位翩跹起舞的少女,美丽、曼妙,难怪杜郎俊赏“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二十四桥”实际应为瘦西湖上的二十四景,秉持江南园林“虽为人工,宛如天成”的建筑理念,这里的青砖黛瓦与湖光水色融为一体,漫步小径,可纵览瘦西湖胜景。

我选择了乘船慢游。小舟在湖中缓缓行驶,湖水微漾,将我送至月观。瘦西湖揽月之胜,无过于月观。每当皓月东升,凭栏而立,水中月与空中月交相辉映,天上水中两月同收眼底,便是“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月观,反过来读就是观月。月观楼坐西朝东,临湖而建,三面围廊,飞檐翘角,远观好似一颗嵌在湖畔的明珠,在湖水、绿树的映衬下格外端庄。

从瘦西湖出来,过皮市街,指路牌上的一行小字引我驻足——朱自清故居。我极爱佩弦先生所著《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和《经典常谈》,便沿着路牌寻找,最终来到小巷深处一处老宅。旧木、老宅、落雨的中堂,馆中的陈设大部分按照当时生活的场景进行了复原,仿佛一步走进了旧时,先生那念念不忘的乡情,那至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铮铮铁骨,对国家的赤子之情,都在这方小院中找到了生长的土壤。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这就是扬州,一座留住记忆的城市,从历史深处款步走来,用不疾不徐的态度,展现着亘古不变的魅力。

指导教师 石佳

 

北京日报《小苗》近期征文主题:

自命题作文

中心思想积极向上的虚构类和非虚构类作文。

长期征稿

读后感栏目【我读名著】

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篇、名著的心得体会,包括儿童文学名著。

长期征稿

投稿须知

一般千字以内,体裁以记叙文、散文、议论文为主。可根据每期主题自拟文章题目。

来稿请以word电子文档投至xiaomiaozhoukan@163.com,邮件标题请注明征文主题和学校,稿件中注明学校、班级、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刊发和联系。

投稿作品应为本人原创,严禁抄袭。作品内容的原创性、合法性等由作者本人负完全责任。如有抄袭等违反规定的行为,经查实,主办方将取消其投稿资格。作者本人还应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法律责任。

《小苗》周刊长期征集北京市中小学生的优秀习作,欢迎大家来稿。

《小苗》编辑组

2024年7月

《小苗》周刊简介

《小苗》版是《北京日报》上一个专属于孩子们的创作天地!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书写自己成长的故事,展开想象的翅膀,也可以对城市建设提出建议。每周,《小苗》都会在《北京日报》与孩子们准时见面。喜欢朗诵的小作者还可以将自己见报的作品读给大家听。在这里,孩子们可以看到自己一点点长大的足迹。

虽然叫《小苗》,年龄可不小。说起《小苗》的历史,很多老作者、老读者并不陌生。1982年1月24日,北京日报《小苗》专刊创刊。当年,专门为少年儿童开辟专版,这在当时全国的省级党报中还是一个创举。

目前,《小苗》主要刊发北京市中小学生的记叙文和文学名著读后感,内容围绕孩子们的校内外生活和成长感悟。传播方式包括《北京日报》报纸、微信公众号“北京日报小苗”以及《北京日报》客户端等。如今,《小苗》周刊已经成为北京市中小学生作文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之一,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欢迎。

供图:视觉中国

小苗

编辑:张品秋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