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游颐和园
北京日报小苗

2024-11-02 08:09 语音播报

小苗

编者的话

北京是一座四季分明的城市。春天山桃映白塔,夏日清风穿胡同,秋有雁鸣野鸭湖,冬季瑞雪落深宫。孩子们眼中,有北京四季变换的美景;孩子们心中,是对这座城市深厚的感情。

 

一七一中学初三(6)班 王心蕾

北国初冬,漫步颐和园中,落雪蹁跹。趁湖面还未结冰,乘一小船,泛舟昆明湖上,看琼枝玉叶,银雪江天。

岸上的山色,衬着雨雪霏霏,玉泉山在半空中若隐若现,在云收雾敛间露出容颜。隔着重重帘幕,那深色的湖水托起远处的黛色群山,山顶上是朦胧的小塔,塔上是灰白色的天空。举目西望,一道长堤静卧于云水间。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手中的桨荡开一道道涟漪,收起,再推出,让这静止的画面有了动感。不知不觉,船已行至廊如亭。从这里立身远眺,万寿山巍峨耸立。云雾中隐约闪烁的点点金色,是佛香阁的琉璃瓦。

不知何时,雪停了,太阳从云雾中钻了出来。落日徐徐下沉,把光辉毫无保留地洒向玉峰塔,正是“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玉峰塔影,撷山川之秀丽,与山河共峥嵘。转眼,万道金光穿过十七孔桥,给昆明湖涂上了一层红晕。登岸驻足回眸,正如张岱笔下的“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摇曳的小舟如一叶薄薄的芥草,载着舟中两三个小小的人。江山如画,千古多少兴亡更替,一时涌上心头。

人人都说颐和园夏日好风光,绿树成荫,荷香阵阵。但我偏愿欣赏这人烟稀少、寒冷寂寥的颐和园,因为它独有一种亦真亦幻的历史沧桑感。踏上岸边的青石板路,积雪从房檐跌落到石凳上,撞成飞花碎玉。长长的青石板路,细细的长堤和大戏楼传出的婉转之音,都化作了挥之不去的印记。

指导教师 赵彧

北京日报《小苗》近期征文主题:

自命题作文

中心思想积极向上的虚构类和非虚构类作文。

长期征稿

读后感栏目【我读名著】

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篇、名著的心得体会,包括儿童文学名著。

长期征稿

投稿须知

一般千字以内,体裁以记叙文、散文、议论文为主。可根据每期主题自拟文章题目。

来稿请以word电子文档投至xiaomiaozhoukan@163.com,邮件标题请注明征文主题和学校,稿件中注明学校、班级、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刊发和联系。

投稿作品应为本人原创,严禁抄袭。作品内容的原创性、合法性等由作者本人负完全责任。如有抄袭等违反规定的行为,经查实,主办方将取消其投稿资格。作者本人还应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法律责任。

《小苗》周刊长期征集北京市中小学生的优秀习作,欢迎大家来稿。

《小苗》编辑组

2024年7月

《小苗》周刊简介

《小苗》版是《北京日报》上一个专属于孩子们的创作天地!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书写自己成长的故事,展开想象的翅膀,也可以对城市建设提出建议。每周,《小苗》都会在《北京日报》与孩子们准时见面。喜欢朗诵的小作者还可以将自己见报的作品读给大家听。在这里,孩子们可以看到自己一点点长大的足迹。

虽然叫《小苗》,年龄可不小。说起《小苗》的历史,很多老作者、老读者并不陌生。1982年1月24日,北京日报《小苗》专刊创刊。当年,专门为少年儿童开辟专版,这在当时全国的省级党报中还是一个创举。

目前,《小苗》主要刊发北京市中小学生的记叙文和文学名著读后感,内容围绕孩子们的校内外生活和成长感悟。传播方式包括《北京日报》报纸、微信公众号“北京日报小苗”以及《北京日报》客户端等。如今,《小苗》周刊已经成为北京市中小学生作文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之一,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欢迎。

供图:视觉中国

小苗

编辑:张品秋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