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名著|瓦解偏见藩篱
北京日报小苗

2025-03-01 10:20 语音播报

小苗

编者的话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有懂得规划和积极行动的人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们通过亲身实践发现,要想改掉做事拖拖拉拉的毛病,既需要坚定的意志、果断的行动,也需要科学的方法和积极的心态。一起来看看孩子们在战“拖”路上的故事吧。

瓦解偏见藩篱

——读《傲慢与偏见》有感

北京市和平街一中初一(2)班 陈欣怡

初读《傲慢与偏见》,本以为只是走进一段十八世纪英国乡绅阶层的浪漫爱情故事。合上书本后才发现,自己有了更深的感悟。

故事围绕贝内特家五个待嫁女儿展开,其中伊丽莎白与达西先生的情感最为引人入胜。伊丽莎白聪明伶俐、思维敏捷,对生活有着独特的见解。而达西,这位出身贵族、拥有巨额财富的绅士,初次亮相时,对旁人的冷漠态度,以及对伊丽莎白的评头论足,让伊丽莎白认定达西是个傲慢无礼之人,偏见的种子就此种下。此后,伊丽莎白凭借片面的认知和他人的片面之词,不断加深对达西的负面看法,全然不知达西隐藏在傲慢外表下的善良本质。

随着情节推进,达西在与伊丽莎白的多次接触中,被她的独特魅力所吸引,开始努力收敛傲慢。伊丽莎白也在一系列事件中,逐步了解了真实的达西,意识到自己的偏见是多么荒谬。两人的爱情充满波折与误解,却也正因这些考验,让感情在磨砺中愈发坚定。

傲慢与偏见,是人际交往中极易出现的阻碍。在生活里,可能因为一个人初次见面时的沉默寡言,就认定其冷漠;或者因对方的穿着打扮不符合自己的审美,便对其品性妄加揣测。这些先入为主的偏见,使我们一叶障目。伊丽莎白的经历提醒着我们,要克服内心的狭隘与主观臆断,多倾听、多观察,才能避免被表象迷惑。

在爱情观的呈现上,《傲慢与偏见》也给我们带来诸多启示。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爱情并非一见钟情后的冲动,而是在不断地了解与磨合中逐渐升温。他们在相处过程中,愿意为对方改变自身不足。这种建立在理解、包容与共同成长基础上的爱情,才是真正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反观书中夏洛特与柯林斯的婚姻,更多是出于对物质和安稳生活的追求,缺乏爱情的滋养,显得平淡而乏味。

《傲慢与偏见》让我们看到爱情的美好与珍贵。它提醒我们要以更加理性、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他人和这个世界,用心去感受爱、理解爱,拥抱真挚的情感与美好的人生。

近期征稿主题

读后感栏目【我读名著】

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篇、名著的心得体会,包括儿童文学名著。

长期征稿

自命题作文

中心思想积极向上的虚构类和非虚构类作文。

长期征稿

投稿须知

感谢您参加北京日报《小苗》的作品征集活动。

为共同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活动环境,投稿作品应为本人原创,严禁抄袭。作品内容的原创性、合法性等由作者本人负完全责任。如有抄袭等违反规定的行为,经查实,主办方将取消其投稿资格。作者本人还应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法律责任。

来稿请投至

邮箱:xiaomiaozhoukan@163.com

或微信小程序

https://xuejing.takefoto.cn/xmzk/#/home

邮箱投稿标题请注明征稿主题和学校,稿件中注明学校、班级、姓名和联系方式。小程序投稿请按要求填写。

文字类作品一般千字以内,体裁以记叙文、散文、议论文为主。可根据每期主题自拟文章题目。以word电子版形式提交。图片类作品以绘画、书法作品为主,JPG格式,单幅不超过3M。视频类作品需竖版拍摄,MP4格式,单个作品不超过100M。

北京日报《小苗》长期征集北京市中小学生的优秀作品,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小苗》编辑组2025年1月

《小苗》周刊简介

《小苗》版是《北京日报》上一个专属于孩子们的创作天地!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书写自己成长的故事,展开想象的翅膀,也可以对城市建设提出建议。每周,《小苗》都会在《北京日报》与孩子们准时见面。在这里,孩子们可以看到自己一点点长大的足迹。

虽然叫《小苗》,年龄可不小。说起《小苗》的历史,很多老作者、老读者并不陌生。1982年1月24日,北京日报《小苗》专刊创刊。当年,专门为少年儿童开辟专版,这在当时全国的省级党报中还是一个创举。

目前,《小苗》主要刊发北京市中小学生的记叙文和文学名著读后感,内容围绕孩子们的校内外生活和成长感悟。传播方式包括《北京日报》报纸、微信公众号“北京日报小苗”以及《北京日报》客户端等。如今,《小苗》周刊已经成为北京市中小学生作文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之一,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欢迎。

供图:视觉中国

小苗

编辑:张品秋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