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正式开幕,这个聚焦科技的论坛,也设置了更多与人工智能有关的内容。人工智能的关注点在发生哪些变化?《新闻1+1》连线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教授黄民烈、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教授张凌寒,带来分析解读。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教授 黄民烈:我认为今年的变化有两个热点:
- 具身智能,今年的具身智能确实是除了生成式大模型之外,最主要的一个研究热点和产业布局方向,这个方向的投融资非常活跃,因为具身智能是通过一个比较具身的大模型和机器人结合,能够去实现比如类似我们今天看到的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等等这样一些可见度非常高的应用场景。
- 另外很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AI for Sciences(形成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为什么AI for Sciences在当下变得很重要?是因为过去的大模型,可能只能陪人聊天,帮人写公文,去做一些文档的操作,但是能不能用AI帮去做创新呢?去做解决一些重大的科学发现,比如去探索怎样发现新材料,去解决一些很重要的基础科学问题,比如说医学的研究,甚至是生命科学的研究。这个方向其实也是未来,怎样能真正用AI来创造新的东西,发现新的知识,然后探索一些过去人类没有探索的一些重要的科学发现,这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个关注点。
今年在中关村论坛上,这两个点也是非常好地体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