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网友说|你真的会倒垃圾吗?
北京网友说 | 作者 杨扬

2025-05-16 11:07 语音播报

时事

在雅思听力里频繁出现的 “倒垃圾”,曾是我出国前未解的谜题。直到在海外生活多年,才明白这件小事背后,藏着现代社会运行的重要法则——垃圾分类,是每个公民绕不开的 “生活学分”。

除了为数不多的超大城市,国外的大部分人并不住高楼公寓,而是生活在大大小小的平房或者小楼中,每家必须自己处理垃圾。居民的生活垃圾一般被分成三类:可回收垃圾、有机垃圾、不可回收的垃圾,除上述垃圾之外也都可以放入黑色垃圾桶。

倾倒垃圾是否收费,取决于你所在地区的具体情况。

不同种类的垃圾箱 作者供图

在剑桥,垃圾一般隔周收一次(伦敦这种大城市可以每周都收),所以倾倒至关重要,否则就要面对满满的垃圾桶,熬过两周的时间。

每次倒垃圾之前,工人会打开垃圾箱盖做粗略检查,遇到不符合分类原则的,就会把整箱垃圾留在原地,并且留下说明的纸条。

有一次,我在有机垃圾箱里放入了可降解的塑料袋,我的垃圾就没被倾倒。我觉得自己很冤枉,因为这种塑料袋就是用来包裹有机垃圾的,包装有明文标注,说是可以降解。

但是,剑桥市政很严格,他们规定,有机垃圾要么放在特殊的可降解纸袋里,要么用报纸包裹起来,不可以用塑料袋。

不同的垃圾回收箱 作者供图

垃圾被拒绝了,投诉似乎也没有胜算。当时是夏天,半箱已经腐败变质的垃圾放在家门口,散发臭气,还生了虫。第二次总算才被倒掉,真是如蒙大赦。

吃了教训之后,我对待垃圾分类更加认真,夏天尤其如此。

紫色的垃圾箱,上面用图标识了可以投放的垃圾 作者供图

夏天怎么丢弃肉类?我有一个朋友住在海边,每天做完饭,拿面包屑裹上剩下的油和切下的肥肉鸡皮,团成一团扔给海鸥吃。她们家屋顶上常年盘旋着一群海鸥。

但是,生活在内陆的人没有办法。听说有邻居把蛋白质类的厨余放在冰箱里冷冻,下次丢垃圾之前再拿出来,避免肉类在盛夏腐败。

这番操作麻烦吗?肯定麻烦。大家时有吐槽。但是我觉得,生活在现代社会,享受现代化带来的福利,也得忍受现代化带来的不便。我们对环境负责,其实也是对生活负责。

小型电器的分类垃圾箱 作者供图

我挺喜欢可回收垃圾场的。刚开始跟家人说这个感受的时候,他们都理解不了。我妈来探亲时,我兴致勃勃地拉着她去看垃圾场。我妈当时特别迷惑,她问我为什么要带她去参观垃圾场?我说因为这里虽然没有景观可言,但很值得参观。

我妈看了回收站,也觉得这里没有异味,整洁开阔,很有意思。我们去的时候,在这里看到别人丢弃的家具,看着都挺完好的,完全可以捡回去,也算一个趣事。

可回收垃圾场(回收中心)作者供图

每次从垃圾场回来之后,我总有一种迷迷糊糊的感觉:这么多人在为保护环境工作,我今后,对待垃圾应该更认真一点。

垃圾箱上的儿童玩具,状态良好 作者供图

有一次,我的行李箱坏掉了,这个让我发愁。行李箱外壳是塑料的,里边是布的,轮子是金属的,好像哪边都不靠。我花费了很大的力气,把箱子大卸八块,把所有的材料都分类放好:铁螺钉可以回收,布不可回收,那么大的一个特殊材料制作的塑料壳怎么办呢?

我给市政部门的人发了一封信,第二天就收到他们的详细回信。回信说箱子的壳太大了,垃圾分拣设备无法处理,建议我要么送到垃圾回收中心,要么放到不可回收的垃圾桶里面。

英国垃圾站常见的分类标识 图源:人民网

我又发邮件问:如果我有一些铁锅铁铲,或者多余的厨房垃圾,能不能放到不可回收的垃圾桶里呢?对方很快回信说,厨余垃圾可以考虑在家里沤肥。铁锅之类的,虽然可以放到不可回收的垃圾桶,但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还是应该把它们放到正确的地方去。

由此,我明白了“垃圾处理”的底层原则:如果实在没有能力,或者条件不具备,我们可以把垃圾弃置在不合理的地方。但是,如果有一点能量和余力,请尽能力去保护环境,尽能力去让资源重新再利用。

难道本地所有的居民道德都这么高尚吗?没有人偷丢垃圾?答案是:有。既有普通居民把自己的垃圾塞到别人的垃圾箱里,也有人偷偷把垃圾丢弃到公众场所,更有甚者,有人冒充垃圾公司上门,收取居民的垃圾处理费用之后,把“客户”的大件垃圾运走,然后丢弃在荒野里。

垃圾分类是人人都得面对,但却很难严刑峻法推进的事。因为在大部分情况下,垃圾问题不会上升到法律高度,只能在道德层面去探讨。而道德具有先天的软弱性,只能约束自己,无法强迫别人。

经过多年的练习,掌握垃圾分类技能之后,我认为,身为一个现代公民,虽然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也应该尽力去做。

因为,我们生活在这里,我们的子孙后代也生活在这里。完全苛刻、绝对准确地把垃圾分好类是不可能达到的。但是,无限地去接近、去努力,让生活无限地趋向于更好,这是可以实现的。

北京网友说

编辑:康琪雪

打开APP阅读全文